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

明代永乐十七年(1419年)

修缮后改称西直门

是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一

也是除正阳门外

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

西直门是北京内城通往西北郊外

尤其是西郊皇家园林的

重要通道

门外长河荡清波

西直门外长河(辽称高梁河,金称皂河,元称金水河、玉河,清乾隆后称长河)之水,日日长流。

这条河虽不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但对北京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是将西山玉泉诸水引入北京城内的唯一渠道。长河北起颐和园昆明湖南侧,经万寿寺、高梁桥到西直门,入北护城河。

长河曾是北京城内清洁排污的重要水源。

经积水潭入城之水,在什刹海一分为二,一经西压桥入三海,一经东不压桥入筒子河,即东西城两大水沟,均恃该水冲刷,以免污秽堆积,蒸发恶味。

燕京八绝博物馆介绍:古迹探真长河金糕(1)

旧时冬日长河风光(数码上色)

在清代,长河还是重要的交通水道,是皇帝前往西郊御园的专用水路,因此又称御河。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兴建畅春园以后,康熙帝为方便往来于京城皇宫和西郊御园之间,对长河进行了疏浚。

乾隆朝时

三山五园成为清廷的政治副中心,长河开始成为皇家专用水道,沿岸还修建了乐善园、倚虹堂、五塔寺、万寿寺以及紫竹院等处行宫。

彼时,西直门外高梁桥一带,也是纳凉胜地。高梁桥跨长河两岸,河堤绿柳成行、碧幕遮天。稻田荷池,一望无涯,微风过处,碧波环起,令人流连忘返。

燕京八绝博物馆介绍:古迹探真长河金糕(2)

北京动物园南长河沿岸秋色(摄于2019年11月6日)

“火绒金糕大薄脆”

昔日老北京有“西直门外有三贵,火绒金糕大薄脆”的说法。

●火绒

是人们用来打火镰取火用的,清末民初火柴上市,火绒这种老物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金糕

即山楂糕,系西直门外大街路北汇丰斋干果铺所制售最佳,颇享盛名。

●大薄脆

一种炸制的面食,作为茶点,口味极佳,以西直门外北关广通寺附近的亿禄居茶馆所售最为有名。

《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微服私访到圆明园,路过西直门广通寺,对忆禄居的大薄脆大加赞赏,后传旨进奉。因而,该茶馆虽售卖多种茶点,但最出名的还是大薄脆。

亿禄居原来位于路西,因康熙帝往来西郊时经常停留,茶馆内设有宝座。至清末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亿禄居茶馆房屋被毁,宝座也一并无存。

燕京八绝博物馆介绍:古迹探真长河金糕(3)

清末西直门外高梁桥

之后,亿禄居重建,迁至路南,至民国时仍旧营业。门首悬挂有像薄脆一样的木质幌子。该铺之薄脆,分甜咸两种,制法极为秘密,绝不示人。

后来,西式茶点流行,花样繁多,大薄脆流于淹沉,即便还有卖“桂花缸炉糖薄脆”者,其味道已经大不如亿禄居薄脆之香脆可口。

动物园内回忆多

西直门外北京动物园闻名遐迩,寄托了一代代北京人美好的回忆。

燕京八绝博物馆介绍:古迹探真长河金糕(4)

●清末

当时的农工商部鉴于当时农业不够振兴,特于此处创设京师农事试验场。

●1908年

农事试验场对外开放。

●1929年

农事试验场改名为天然博物院。

东为动物园,举凡豺狼虎豹、猩狮熊象、猿猴麋鹿以及大小羽毛飞禽,无不荟萃。动物园最富丽的建筑,是豳风堂与畅观楼两处,园内花木成荫,令人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55年,正式定名为北京动物园。

西直门地处都城西北隅

对元代以来北京城市

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变

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自元代大都城修建以后

历经明、清、民国乃至近现代

西直门区域都是北京重要的

水陆交通枢纽

它地接长河,上风上水

不仅孕育了

北京城优美的生态文化

也为北京近现代以来

西北区域的快速发展

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历史地理空间

今天的古迹探真

就到这里

下期再见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有删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文旅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