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慈母多败儿。但是为什么很少听见慈父多败儿呢?难道爸爸宠爱、溺爱孩子,不会有负面效果吗?其实不然,背后有三点原因,令人深思。

慈母多败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都说慈母多败儿)(1)

中国的传统都是妈妈带娃多,爸爸身影不多。

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做丧偶式育儿。其实这只是一个传统的反应。在我们中国,历来是妈妈要承担更多的育儿责任,爸爸则是把精力更多放在事业上。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女主内,男主外。

在这种背景下,妈妈带孩子多,所以不时会出现的情况是:妈妈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将来没出息,便有了这个成语:慈母多败儿。倒不是说爸爸就不会溺爱孩子,而是爸爸带娃少,所以较少被人提及而已。

慈母多败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都说慈母多败儿)(2)

妈妈性格特点,导致在教育上的放任更容易被察觉出来。

一般来说,妈妈的性格比较温柔,对孩子更有耐心、细心,充满女性的特点。正因为这样,所以妈妈给人的印象比较慈祥,如果过分了,那么就很容易令人察觉到对孩子的溺爱。

相反的,爸爸的性格一般比较阳刚,有男子气概,做事果断,有勇气。所以出现女性化、慈祥的形象较少,也较少被发现有类似的问题。纵使溺爱孩子,也更有隐蔽性一些吧。

慈母多败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都说慈母多败儿)(3)

无论爸爸和妈妈,溺爱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爸爸跟妈妈谁溺爱孩子都不对,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明明是个女孩,从小由爸爸带大,爸爸因为是中年得子,所以对明明非常疼爱,基本上有求必应,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明明养成了颐指气使、蛮横不讲理的习惯。长大之后,爸爸非常后悔,觉得是自己惯坏了孩子。

慈母多败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都说慈母多败儿)(4)

现实中,爸爸如果溺爱孩子,同样会出现类似的恶果。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作为爸爸,就可以不科学育儿了。

各位宝妈,你家那位会不会溺爱孩子呢?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