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大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进入太庙之中,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上一句。有些人便不解地问道:“不是说那个年轻人(指孔子)是鄹邑一个颇有学问的人吗?(为什么)他进入太庙的时候,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上一句呢?”

孔子后来听到那个人的话以后,开口说道:“这些(指鲁国在太庙之中的许多行为)难道都是符合礼的规定吗?”

本章孔子讲礼。

论语八佾告诉我们什么学习道理(论语八佾篇浅析)(1)

“子入大庙,每事问”:“子”,指孔子;“入”,进入;“大庙”,即太庙,此处的“大”通“太”;“每事”,即每一件事情。

这一章开篇之语对孔子的描写,正值他青年之时,此时他刚刚到鲁国就任官职,所以能够有机会进入太庙之中助祭天地。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孰”,表示反问语气的词;“鄹”,鲁国的一个小城镇,据说孔子便出生在这个地方;“鄹人之子”,指鄹邑那个地方的人,此处指的别人对孔子的称呼;“知”,懂得、精通的意思。

这一句话,是别人对于孔子“每事问”这种行为的直接表现。显然,孔子当时虽然年轻,但已经有了一些名气,所以别人才知道他是个“知礼”之人。然而,孔子“入大庙”之后,却表现得像一个不懂礼的新人一般,见到什么事情都要问上一问,这样的表现很明显与他的名气是不相符合的。

论语八佾告诉我们什么学习道理(论语八佾篇浅析)(2)

“是礼也”: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关键都在于“也”字之上。

第一种理解:“也”,表示判断的语气。在这种解释之中,“是礼也”这句话,就变成了一句肯定语气的话,即:“这就是礼呀!”

如果按这种意思来进行了解,就表明孔子之前“每事问”是为了增加见识,是学习太庙之中的各种礼仪。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他看来,事事都有学问,处处都能长见识,所以鲁国太庙之中的各种礼仪,孔子虽然“知礼”,但仍然虚心请教,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见识、阅历。

第二理解:“也”,通“邪”,表示疑问。在这种理解之中,“是礼也”这句话,就变成了一句反问句,即:“这难道算是礼吗?”

在这种理解之中,表达出孔子对于别人的疑问进行了反问,其用意自然是为了反驳别人的话。显然,孔子作为一个“知礼”之人,对于太庙之中的事情早就知之甚详,那么他为什么还会“每事问”呢?这其中的缘由,自然值得学习之人深思。

结合《论语》在此篇之中的名称——《八佾》,以及此篇的前两章,可以看出:在这一篇之中,主要是为了讲“礼”,同时还收纳了孔子对于鲁国“三桓”不守“周礼”的批判之语。显然,本章之中,孔子因在鲁国为官而进入太庙“助祭”,所见之事,定然都是一些不合礼数的事情。毕竟一个大夫之职者,用“八佾”之舞、唱《雍》诗,其太庙之祭,又岂会完全依照周礼而进行?

论语八佾告诉我们什么学习道理(论语八佾篇浅析)(3)

有了这个前提,孔子“每事问”便很容易进行理解了。因为,那个时候的孔子在鲁国之中为官,虽然看不惯鲁国的一些问题,但在那种环境之中肯定不能盲目地指责,毕竟那样的做法非但不会有任何的作用,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孔子就通过“每事问”的方法,把祭礼的各个环节都指出来,通过别人的复述和解释,来提醒其他人,这些祭礼的内容都僭越了周礼的规定,希望以此来引起别人的重视。

与第二种解释相比,第一种解释若是换在第二篇,或者其他篇里,自然可以算得上是“正解”。然而,在这一章之中,却恰恰不能以此来理解,否则就与整篇的主旨相违背了。因此,在这一章里,笔者采用了第二种理解方法。

通过这一章的内容,可以让后学者明悟两个方面的道理。

一是要学会明哲保身。

在做事情之前,要认真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仔细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果遇到对自己有危险的事情,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切不可不管不顾,一味地凭自己的性格胡乱蛮干。那样的做法,不但可能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甚至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最终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二是要自觉懂礼守节。

要做一个知礼节、懂礼貌之人,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为己用。要自觉加强学习,常思己身之过、常悟己身之失,并针对性地进行改正,确保自己能做一个懂礼守节、品行高洁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