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1)

『汝州文物』——风穴寺北宋大铁钟!历经千年身世成谜

刘孟博/文

郭广杰/摄影

汝州市风穴寺悬钟阁内,悬挂有一口铸造于北宋宣和七年(1225年)的大铁钟,经过测量,该钟高六尺余,口面四尺六寸多,厚为四寸五,号称“万斤钟”,不过具体的重量,尚没有称重。在民间传说中,汝州曾经有两口铸造于宋代的万斤大铁钟,一口悬挂于风穴寺钟楼内,一口则悬挂于市区钟楼内,然而市区钟楼内的大铁钟,在1948年12月2日(农历十一月初二)被人为砸毁后,实际的过秤重量却只有4315斤。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2)

风穴寺悬钟阁北宋大铁钟体形浑大,造型厚重、古朴,继承了唐代大钟的造型风格,壁厚均匀,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宋代铁钟的典型代表性实物。该大钟在形制上,总体呈圆筒状,钟体自上部向下逐渐外侈,从上向下共分四部分,分别是钟钮、钟肩、钟体和口沿。钟钮为桥形,肩部铸有莲瓣纹一周,钟体为铭文区,以弦纹相间隔铸出多层分格,格内浇铸有八卦图案、佛号、祷语、铸钟时间、汝州及梁县官员名、寺庙名、化缘僧人法号、助缘人姓名、工匠姓名等三百余字的楷书铭文,钟沿为六耳浅波形口沿。该大钟音域宽广,轻击圆润深沉,幽雅悦耳,重击则其声宏亮,浑厚有力。清康熙《风穴志略》记载曰:“画栋凌空,每一扣动,隐隐响从天际来,缭绕岩谷。”明·张维新有《悬钟阁》诗曰:“楼上疏钟夜未阑,丹梯凫凫白云端。一声法撞飘空界,满地松阴宝月寒。”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3)

上世纪八十年代,风穴寺文管所工作人员在系统整理风穴寺文史资料时,曾对大钟铭文进行抄录整理,全钟铸有文字的方格共有九处,为了方便阅读,整理者按照其所处方位,对其进行注释,现附录于下: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4)

通过对大钟铭文的阅读可知,风穴寺悬钟阁北宋宣和七年大铁钟,为“汝州开元寺资福院管句化缘铸钟”,期间得到了汝州知州、汝州通判、梁县知县、梁县尉、梁县承和中奉大夫王纯等官绅信众的支持。因此铭文中并未提及风穴寺,故知,该铁钟最初当为开元寺旧物,后开元寺或毁于宋元间之兵燹,此钟始由开元寺移至风穴寺使用至今。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5)

汝州地处天中,历史上佛教氛围浓厚,名寺棋布,大德辈出,今人每每提及汝州佛寺多知风穴、南禅、法行……,而开元寺却鲜有人知,盖开元寺毁坏已早,历史资料弥缺。开元寺故址何处,不得而知,通过查阅史料,仅风穴寺七祖塔《大唐开元寺故禅师贞和尚珤塔铭》及风穴寺悬钟阁宣和七年大钟铭文,有一鳞半爪之涉及。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6)

《大唐开元寺故禅师贞和尚珤塔铭》由缑氏县(今属河南偃师市)尉沈兴宗撰写,该塔铭为后人揭示了贞禅师的部分生平。贞禅师俗姓张,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年弱冠,秀才登科,知名太学,随后弃儒从佛,“遂受衡阳止观门,居于洛阳白马寺。口不绝诵习,心不离三昧。”其后贞禅师来到汝州开元寺驻锡,“又以为喧者起之本,静者定之缘”,离开闹市,来到州北十八里处的风穴寺清修。“前刺史、故丞相齐公崔日用,吏部尚书李暠,皆顶奉山宇,斯岂弘道欤!”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九月十八日,贞禅师示灭于开元精舍,其门人弟子等收其舍利,建造墓塔,并将舍利放在塔内。五代虞希范所撰《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云:“由崔相国、李使君名暠与门人等收拾舍利数千粒,建塔九层。玄宗谥为‘七祖塔’,今见存焉。”(崔相国即崔日用,逝于贞禅师之前,虞希范可能是对塔铭有误读)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7)

关于全国各地开元寺名称由来,多言其与唐玄宗有关,至于唐玄宗设立开元官寺的缘由,传世文献中保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记载。这两个版本的记载分别见于《唐会要》卷四十八《寺》和《唐会要》卷五十《杂记》,时间均为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第一个版本附于武瞾设立大云官寺的记载之后,云“天授元年十月二十九日,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至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并改为开元寺。”此说认为,唐玄宗所立开元官寺皆系由武周大云寺于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改额而来。第二个版本则称,“(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敕每州各以郭下定形胜观、寺,改以‘开元’为额。”此说认为,唐代的开元官寺系与开元官观同时设立,且均由每州选择郭下形胜佛寺和道观充当,并未提及武周大云寺。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8)

西北大学西北史研究室教授李之勤先生业已指出,唐玄宗此敕要求被改额为开元官寺(观)的寺院(道观)应当同时满足“郭下”和“形胜”两个条件,并以此解释邠州龙兴寺改额为开元寺的原因。虽然,据现存史料,我们无法知晓唐代诸州府官员在设立开元官寺时是否严格执行了此敕的要求和标准。但是,依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尤其是若干有关开元寺的详细记载,可以反推这些开元寺是否符合玄宗此敕的要求。所谓“郭下”,即位于州府治所郭城之内或城外附近;所谓“形胜”,即地理位置优越、山川壮美之地,就“寺、观”而言,或可引申为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规模宏伟壮美之意。

汝州老城到底挖出了什么文物(汝州文物)(9)

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开元寺存在以下两条谜团,其一,贞禅师驻锡开元寺之时,开元寺是否另有其名,至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一日敕命改额之时,始改额为“开元”。一月半后(开元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沈兴宗受邀撰写贞禅师塔铭,文中涉及贞禅师驻锡寺院原名,是否直接以开元寺代之。其二,若按“郭下”和“形胜”两个改额标准来看,开元寺必是汝州地区之名寺,规模宏大,殿堂楼阁林立,故贞禅师感其喧嚣,隐居山林。且开元寺历史存在时间较长,历唐、五代、北宋等朝,惜其毁坏时间不详,最迟至明代编修州志之时,已无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