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自信而非自负。我们常常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而相对应地看低别人。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就那么一点点,自己未必如想象中那么强,别人也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弱,人应该学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所谓客观,应该分为两个层次,先是了解问题本质,看清彼此差距,不盲目自信,也不贸然行动;再是不自卑,不怯懦,敢于奋起直追,从而拉近差距甚至超越对手。纵观中国历史,能做到这两个层次的大有人在,比如勾践“卧薪尝胆”,一朝国力不振,肯为吴王屈尊牵马;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又吞吴。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出自哪个故事(螳臂当车除了不自量力)(1)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以上是《庄子》.人间世中关于螳臂当车的描写,意思是:路遇螳螂,它奋力举起臂膀来阻挡车轮,却不知道其自身并不能胜任,这是因为它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高了。要警惕,须谨慎!若常常夸耀自己的长处去冒犯别人,这跟挡车的螳螂又有什么区别呢?

庄子追求“无为”和“顺其自然”,所以对盲目自大提出了批评,告诫世人不要“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却忽视了勇气和自信的重要性。自负固然不可取,然而勇气和自信却是不应摒弃的美德。往往好多人不能创新的原因,就在于循规蹈矩,日复一日,缺乏的就是一种突破束缚的勇气。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出自哪个故事(螳臂当车除了不自量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