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1)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句,将唐玄宗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专门开辟的驿道——“荔枝道”呈现在世人面前。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2)

“荔枝道”上的摩崖石刻

近期,考古调查首次较完整地确定“荔枝道”走向为:经重庆涪陵至垫江,经梁平,进入四川大竹、达川区,经宣汉(大成乡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过平昌县、万源市(鹰背乡、庙垭乡、秦河乡、玉带乡、魏 家乡),进入通江县,再入万源市(竹峪乡、虹桥乡),抵达镇巴县,共经过10多个县市,最后进入西乡县子午道,到达西安。

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做出了“贵妃荔枝蜀地来”的推测,而这场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邀请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进行的考古调查,发现了大批相关文化遗存,为古蜀道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拨开历史见古道

自古以来,巴蜀虽与中原重山阻隔,但一直不乏交流,保证这种联系的便是穿梭于崇山峻岭中的古蜀道。

古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3)

狭义的蜀道,是指翻秦岭过巴山、连接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由关中通往汉中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古代巴蜀地区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组成。"栈阁北来连陇蜀"的诗句,就真实的记录了古代蜀地陆路交通的景象。

家族成员——七条通道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4)

故道

穿越秦岭的秦蜀古道的七条线路的开辟时间各有先后。故道在七条道路中的开辟年代最久远,应在殷周之际。故道之名,始见于秦汉之际。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5)

褒斜道

在一些史料中,褒斜道亦称为斜谷道,最初建设的确切年代未见史籍记载。但从一些间接证据可以推断,至少西周末期,褒斜道已经在使用,是关中和汉中间的重要通道。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6)

傥骆道

傥骆道的得名,在于穿越了秦岭南坡的傥水河谷与秦岭北坡的骆水河谷,有些史料又称傥骆道为骆谷道。作为驿道之一,傥骆道在唐中期以后使用最为频繁,商旅、赴任、人员交往等多经此路,五代时期逐渐荒塞不通,元明清时期失去官驿大道地位。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7)

子午道

子午道名称的历史渊源追溯,目前能确认的最早的史料记载是《汉书》。子午道被开辟和利用的时间至少在秦汉之际,甚至在秦代之前。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8)

金牛道

从汉中入巴蜀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主要翻越巴山。有许多学者认为,早在战国中期以前,蜀汉之间的交通已经开始。而公元前316 年,秦惠王派兵经由金牛道灭蜀,表明秦蜀古道正式开通。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9)

米仓道

米 仓道是从汉中通往巴中的道路,米仓道的得名源于道路翻越了米仓山。米仓道何时开辟尚未确定,一种观点认为自秦、汉已经开通,但是无具体史料支持;不过至少 在三国时期应已开辟。唐末五代,米仓道成为汉中、巴中两地之间官商通行之道,颇为重要;古道一直沿用到明清,并置有关卡和巡检司。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10)

荔枝道

荔枝道修建于唐代,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唐玄宗为满足杨贵妃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了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从四川涪州置专驿传送至长安,所谓“置骑传送”,因而该道被称作“荔枝道”。

国之瑰宝古蜀道

古蜀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有专家指出:古蜀道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无论古代与现代,蜀道在我国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蜀道是历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临近国的要道,她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蜀道本身在历史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而蜀道沿线的历史文物更是国之瑰宝。

古蜀道旅游攻略(关注穿越崇山峻岭的古蜀道)(11)

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大风乡的高拱桥

蜀道沿线不仅以奇险栈道著称于世,也以其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奇特珍贵的自然景观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海内外游客所向往,此外千里蜀道还是我国当代西部开发中重要的工业科技走廊,沿途的古蜀、民俗文化也独具特色,有重要的旅游文化地理价值,这些都为蜀道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现状:古蜀道急需更多保护

“蜀道文化线路,是现今中国乃至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化线路之一,创造了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毓芳认为,虽然蜀道具有的珍贵文化遗产价值毋庸置疑,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尚不平坦,申遗面临诸多难题。

另外,目前还有大量蜀道文化线路沿线的文化遗产尚未纳入保护视野。在保护蜀道文化线路专项法规的制定、蜀道文化线路遗产资源的详细普查等方面也待完善。加之数千年风雨飘摇,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达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平认为,古蜀道的文化遗存分布广,又处偏远的山区,有的人迹罕至,实施适时有效保护与监测难度较大,保护资金缺口大,需要各界更多关注。

内容综合自:《光明日报》4月7日05版、中国公路微信公众号、百度百科、华西都市报等

本期编辑:周梦爽、王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