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庭剧《黑色灯塔》的播出,让庄严肃穆的法庭场景映入观众眼帘,弥补了国产电视剧优质律政题材的空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公检法联合通告?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公检法联合通告(公检法三者的关系原来是)

公检法联合通告

最近,法庭剧《黑色灯塔》的播出,让庄严肃穆的法庭场景映入观众眼帘,弥补了国产电视剧优质律政题材的空缺。

我一口气看完了《黑色灯塔》前12集,越看越入迷,不仅仅因为剧情吸引人,案件进展逐层深入、扣人心弦,而且这部剧十分真实地还原了案件诉讼和审理的全过程,给人一种沉浸式的参与感。

据说,这部剧的出品人之一,是最高人民法院。这意味着该剧的呈现,将会严格遵守我国的公检法标准和制度,也让普通大众了解到,一个案件从最初的立案,到进入诉讼阶段,以及最终的审判,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看完我的第一感受是:

难怪新闻中的案件审理,总要动辄花上一年半载的时间。

其原因并非是大众臆想的不作为,而是为了在绝对公正、客观的基础上,保证公民各项权利,多方举证、求证、理清案情以求得真相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这部剧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抽象的法律代入到各类实际刑事案件中,让观众亲眼见证了法律是如何行使匡扶正义的职能的,同时又教会我们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更让我对自己国家的公检法制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以前,我一直以为公检法就是连在一起的整体概念,实际上这三者分别指不同的机构,且有各自的分工。

下面,我们结合剧中人物,一起来看看公、检、法分别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其实,【公】指的是公安机关,【检】指的是检察院,【法】指的是法院。这三个机关既分工负责,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相对而言,公安机关是我们日常生活了解最多的,要熟悉一些,而检察院和法院却经常被混为一谈,很多人以为它们指的是一回事。

但实际上,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

而法院呢,则是我国的审判机关,对案件审理进行独立行使审判权。

这么说还是很抽象,我们来用剧中的三个人物来简单说明,就按“公检法”的顺序来看。

本剧中的陈杰,是一个警察,代表了公安机关,每起犯罪现场都是由他带人去做现场勘查、嫌疑人抓捕,以及关押审问的。

而男主角李旭尧则是检察官,代表了检察院,在陈杰完成了整个案件的证据搜集的过程之后,会将刑事案件的详细卷宗交给李旭尧。

之后,李旭尧作为检察官,就会对案情和证据链进行详细的分析、推理、论证,对嫌疑人进行犯罪事实的初步判定后,就向法院提起公诉。

这里,还有一个小的法律知识点扫盲: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诉讼案件一定会有原告和被告,原告是受害人,而被告是犯罪嫌疑人。

但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已经死亡,没有原告,检察院会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以公诉人的身份起诉犯罪嫌疑人。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这剧中李旭尧的身份是检察官,但是在法庭上,他面前的牌子写着公诉人。

当法院接到了诉讼申请后,案件进入诉讼流程。女主角的上司杨博青,是审判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官,他代表了审判机关。他会调取案件卷宗,了解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为后续的法庭审理做准备。

剧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刻。

当第一个杀人案出现新的疑点,法官决定休庭,让双方准备更充足的证据再开庭审理。下庭后,李旭尧追问杨博青,问他对这个案件有什么疑惑?法官并没有告知他,而是表示:为了绝对公正,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在案件审判结束之前,不能作出任何评论。

这就表明,虽然检察院和法院是集中一体化的职能机关,但在嫌疑人被判定为罪犯之前,即便监控拍下了完整的杀人过程,其犯罪事实如此不容置否、板上钉钉,法官依然要保持客观公正,保护嫌疑人的权益,而不会对案件有任何倾向。

所以如果我们用证据链的方式,去看待公检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明晰多了,我这里画了一张图。

公安机关:派出警察(陈杰)进行证据收集,此过程还会涉及到抓捕嫌疑人、并通过审讯搜集新的证据。

检察院:派出检察官(李旭尧)梳理证据,从中分析案情、推导出犯罪真相,并在法庭上举证、求证。

法院:派出法官(杨博青)来对证据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给案件一锤定音。

你会发现,三者分别是在这个证据链不同的阶段发挥作用的,综合起来就是“一条龙”服务。

当然,如果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那么就会再次重复上述阶段,公安机关配合检察官寻找新的证据,检察官重新举证,法官再次审理。

在这里还要补充两个人物。

一个是吴倩所扮演的女主角乔诺,她是一个书记员,她的工作就是将法庭审理的全过程中,每个人所说的话原样记录下来。

这么做也是为了客观记录证人证词,以免在回溯案情的时候,因为个人主观导致记忆偏差,也为了便于发现,每个人在法庭上的发言是否有前后矛盾的情况存在。

而且书记员针对每个人的发言所做的记录,在庭审结束后都会让发言人签字,表示这确实是本人今天所做的发言,没有作出更改以及曲解,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每个人的权益。

还有一个人物,也就是被告的辩护律师魏宇泰。

普通大众常常痛恨这个角色,认为他们经常为虎作猖,唯利是图。

但这份痛恨和维护正义的激进,恰恰体现了我们的不客观和先入为主,如果不给被告辩护的机会,这份“义愤填膺的正义”可能造成冤案错案。

比如在第1个案件中,王海在街心公园杀害叶姝是明摆的事实,监控拍下来了他持刀走向受害人、连刺几刀的全过程。

李旭尧对于这样残忍的行为极度愤怒,于是他认为,在这样的铁证下其杀人事实无可辩驳,即便案件存在疑点,王海依然是杀人凶手,可以判决。

换做我们每个人看了这样的视频,第一反应肯定都是愤怒,也会急于定罪宣判。而对于受害人叶姝死前的异常反应视而不见,认为随身带折叠刀这样的疑点没必要再去追究,可能就是个人习惯而已。

但事实是,王海只是受人唆使的替罪羊,叶姝也是故意被杀,这件事情的背后,更牵扯出来长达两年的阴谋,杀司机、拐卖妻子、虐待等等挖出来的真相,往往出人意料。

再看第2个案件的强奸案,作为检察官的范嘉怡看到虚弱的受害女性躺在疗养院,同样情绪激动先入为主,一心想惩治强奸犯,与此同时大众舆论也导向女性,对涉事男子口诛笔伐,要求严惩。

但结果却证实,这是她自导自演的骗局,为了操纵公司收购股价而设计的诬告案。

本剧中的每个案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和想当然,许多细节颠覆了大众普通认知,我们以为的弱势群体,反而可能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所以,要摆脱主观影响,去做到真正客观太难了!而被告辩护律师的存在,就是为了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案情,从而让整个案情的审判做到尽可能的全面,让这个定罪过程经得起推敲。

可以说,我很骄傲地看到,我们的公检法制度,是一直对基于证据的客观判断和推理进行的,而非某一方自称的正义。

没有人能够代表正义,就像没有人能够做到绝对的客观。所以公检法三者一起,还有书记员、辩护律师,共同在法庭上维持着一个公平公正的平衡。

最后我想说,作为普通公民,对国家公检法制度的了解,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塑造完善的法律意识;而通晓整个诉讼中的取证和审判过程,会让我们对法律从业者有着更多的谅解和尊敬,以及对自己国家的法律充满信心。

这部剧非常值得一看,如果大家有兴趣,后面我还可以写写每个案件的剧情分析。

——————————————我是@正则思,执着于经典的学习者。欢迎关注我,一起记录思考,留言说说你对这部剧的看法吧!

(本文仅以剧情分析作为解读依据,在法律专业中若有更严格和标准的界定,欢迎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