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客户很讨厌KYC,担心一些不正规的服务公司利用客户信息进行牟利。

有些客户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KYC是多此一举,无中生有的创收行为。

到底KYC是否有风险呢,又是否有必要性呢,小编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定义

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在金融界已经成为一个大家熟悉的名词,每个正规的守法的金融机构都会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一套KYC程序与流程。

金融行业的kyc是什么意思(详解KYC)(1)

KYC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组件

1.CIP(Customer Identification Program)客户识别程序,简单来说就是收集客户或者法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名称、身份信息以及收入来源、就职公司等。

2.CDD(Customer Due Diligence)客户尽职调查,根据客户与业务还有不同国家的法律要求不同分为三种:

SDD(Simplified Due Diligence)简单化尽职审查

CDD(Customer Due Diligence)普通尽职审查

EDD(Enhanced Due Diligence)增强尽职审查

进行尽职审查主要是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及时发现与隔离一些高风险客户

3. OCDD(Ongoing Customer Due Diligence)持续地对客户进行尽职审查

重要性

KYC确实是涉及到客户很多的敏感信息,因此一些代理服务公司为了迎合这部分客户的要求,KYC只做表面功夫,没有实力也没有资质购买专门的背景调查软件对客户进行认真的尽职审查,因此遇到高风险客户被相关管理部门或者银行查出有问题会连带影响到代理服务公司所服务的其他客户。

对于一些只想赚一笔钱就跑路的代理公司,的确有可能打着KYC的名义套取客户的信息来牟利,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先考察公司的实力、规模以及资历。

大多数岛国政府与知名的离岸公司所在地政府都有严格的KYC法律法规,如果代理服务公司没有遵照法律认真贯彻KYC与AML(Anti-Money Laundering),是会有罚款甚至被取消代理资质,该代理管理的公司也会面临缺乏法定秘书职位的风险。

最后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坐地铁之前都对安检措施感到厌恶,但是如果安检人员因此就不认真检查,有意进行破坏的人会抓到漏洞,最终大家的风险都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