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2)

家访时,遇到家长“过于抢镜”、孩子“退居二线”的情况,怎么办?

【案例】郑老师是一位年轻班主任,暑期,她顶着摄氏40°的高温陆续对班级学生进行家访。家访中,郑老师偶尔会遇到一些比较“强势”的家长,在师生、家长对话的过程中频频“抢占”发言权,或是滔滔不绝地畅谈自己的教育观,或是经常在老师讲话或者孩子说话时“插嘴”。郑老师本想借家访的机会,更多地了解孩子,了解家庭,也让孩子和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班级建设的想法,听取自己对孩子、对家庭的建议。但是因为家长“过于抢镜”,家访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如果你在家访中,遇到这样的家长,你会怎么办?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3)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4)

让学生成为家长与老师和谐的沟通桥梁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附属 杭州学校:张竹华

首先从心理学分析,“喜欢抢镜”的家长普遍性格急躁,有些强势,但也讲道理。所以在家访前可以做好时间和内容的充分准备,开始谈话就先交流关于孩子的重要事情,并且要求孩子参与,态度明确肯定。同时也表明,稍后也需要与家长沟通,听取建议和意见。

第二,从家校融合分析,平时多些电话沟通,家校面议会等场合交流时要多些耐心,多与该类家长产生共情,让他从心里放下他的担心和焦虑。在事情并不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听家长先说完话,再进行有效沟通。在具体事情上可以借助家委会的力量。

第三,从师生融洽分析,平时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多分享自己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家长与老师和谐的沟通桥梁。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5)

说明来意,寻找特点,平等沟通

文|杭州市人民小学 张 倩

同样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和孩子家长,非常理解家访时家长们想要把孩子最好的一面,或者家中好的教育方法展示给老师,以此能够赢得老师第一面的好感。但是,长远来说,孩子入学后还需要和老师再相处短则三年,长则六年的时光,大家还是以最真实的模样相处,更利于做好家校沟通,给孩子的成长引航!

一次暑假,我刚接班,冒着烈日去一个男孩家家访,孩子妈妈非常好客,和我聊了孩子幼儿园的趣事,孩子上小学前的准备,以及孩子的性格比较安静腼腆,希望老师多多鼓励。在和妈妈的聊天以及对家中摆设的观察中,我发现桌子上摆着孩子制作的模型和绘制的图画,我马上询问这是孩子做的吗,妈妈立刻自豪地回答是。我顺势请孩子说一说他制作的模型名称,有什么故事,画的内容和色彩等。这一下子就打开了孩子的话匣子,本来沉默的男孩也大胆介绍起自己的心爱作品,我也对孩子这个爱好大加称赞,并鼓励孩子继续发展特长,到了学校多多参与活动,为班级争光!他妈妈看到孩子能自己和老师聊起天来,也十分欣慰。

回到学校后,我整理了家访中孩子体现出的不同特点,并抓住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班级一人一岗中持续发光发热。之前那个男孩承担了班级的各类绘画作品,后来担任了班级宣传委员,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期的板报,赢得了老师同学的一致称赞!

我觉得家访是老师、家长、孩子的第一次面对面交流,老师可以提前说明来意,让家长卸下“被考察”的心态,把这当作一次平等真实的交流。然后在交谈中,老师可以适时询问孩子的爱好,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特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闪闪发亮,利于后期班级的建设。最后,家访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作为教师,只有时时把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才能真正赢得家长们的尊重和称赞!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6)

家校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王嘉敏

遇到这样的“强势家长”,首先让其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对其的尊重和沟通的有礼有节。沟通的开始要开门见山,就事说事,避免家长扯开话题。与这类家长沟通,教师可以在谈话中体现自己的专业性。遇到一个问题,教师要有自己的观点,在家访前对学生的情况以及该年龄阶段的孩子特点进行充分地了解,从而把控谈话的专业性,让家长在谈话中有所启发,从而达到家长对教师的认可,赢得家长的信任。获得对方的赞同就可以引导家长继续在谈话中主动、积极发问和开启话题,真诚沟通,建立融洽和谐的沟通氛围。同时,对话要自信从容,采取先听(了解对方)、提问(锁定问题)、说(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步骤进行对话。

与家长沟通的全程体现出对自己和学校的信心,给对方传递:我们有足够的能力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家校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7)

教师应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

文|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 陈艺苗

(1)提升专业素养。在与家长交往时,班主任要做到有礼有节,相信并体现自己的专业性。班主任必须多学习,多积累,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每次与家长沟通的机会,特别是家长会、家访等面对家长的活动,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家长有所收获,以赢得家长的信任,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

(2)畅通联系渠道。班主任平常宜经常、主动、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沟通,说明教育理念,并认真倾听家长的声音,创设真诚、和谐、平等的沟通氛围,以民主、开放的立场与心胸接纳家长。在工作中若发现双方的认知有差距,应及早沟通,以免累计怨气。

(3)引导家长加入教育。学校在每周的某一天某一个时段,固定开设“家校活动”,既可满足强势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迫切要求,也可从侧面支持学校的工作。教师与家长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会受到启发,相互促进。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8)

以柔克刚 以诚相待

文|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 白 莹

由于家长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工作环境不同,所以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或者与老师沟通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面对比较“强势”、滔滔不绝的家长,我会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找准理由,以理服人

家长在老师讲话或者孩子讲话的时候不断“插嘴”、打断对话,畅谈自己的教育观念,考虑是不是出于对年轻教师教学教育能力的不信任,这个时候应当通过沟通的方式技巧或者大方的交谈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专业性,争取获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

二、找准时机 适时转移

面对家长的滔滔不绝,我们不需要一一回应,或者说一味的家长问什么,我们答什么,在沟通中这样会很被动。我们可以尽量找到双方认同的话题,在平和语气和温和微笑的掩饰下,一两句话很简洁地回答一下或者反馈一下,借由回答的过程反被动为主动,马上可以引导家长将话题转移到身边的孩子身上,让孩子自己来说一说心里的想法。

三、充分利用家校资源 不唯我独尊

有的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确很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有很多方法教育孩子,并且他的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也非常出色,那么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家长的滔滔不绝,在各种公开场合邀请他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满足他的表达欲。

总之,面对不同的家长都要采取恰当的沟通方法,才能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家校形成合力。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9)

有备而“访”,外圆内方

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 叶 瑞

家访时若遇上家长滔滔不绝,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可以把家长所讲的教育观不论正确与否都记录下来。这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工作态度,更有利于后续和家长、学生的交流。

其次,教师可以明确提出希望能和学生在书房或者卧室单独交流。从学生这了解他的学习环境、表达能力、家庭关系等。之后再更有针对性地和家长做进一步的交流。

如果不是初次家访,也可以“有备而来”。设置一些希望通过家访了解的问题,掌握沟通的主动权。准确地点出学生的特点、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为家长提出一些建议。体现老师的专业性,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爱。能一定程度上在家长这树立威信,让他更加信服班主任个人、信任学校工作。

最后,我认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家访只是家校沟通的渠道之一,不必要过分夸大其作用。通过家访了解了“强势”家长,其实这就是家访的收获。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0)

以心换心诚沟通

文|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 张 洁

家长在老师家访时“强势发言”,这样的事情在班主任日常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也很常见。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作为教师,要与家长在教育观上“求同存异”,让家长感受到教师与他们的目标一致,促成家校更好地合作。

首先,教师要理解家长迫切想要表达自己观点的心情。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一次近距离面对面的沟通,家长想要与教师多多讲述自己在教养孩子方面的做法和观点,教师需要理解家长,平时也要增加与家长交流的频率。

其次,老师要耐心倾听,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这次交流的诚心。教师可以从家长的谈话中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对家长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好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不赞同的地方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要明确这次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即使家长有时候岔开了话题,我们也要尽量引导家长回到我们的沟通内容上来。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多说说话,引导到教师想要讨论的方向上来。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1)

创造“说”的机会

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陈晓晓

遇到过于抢镜的家长,我们先要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家长话多而孩子话少主要是亲子间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或是孩子在家长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倾听和回应。由此可见,一方面我们需要疏导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帮助孩子创造“说”的机会。

我认为在家访时老师要和家长说明来意,希望孩子今天作为小主人给老师多做一些介绍,多发表一些看法。作为班主任在家访前可以结合家访的目的设置一个小问卷,既是便于思路的整理,也便于各类情况的统计。希望家长告知的可以更多地呈现在小问卷里面,在家长填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就避免了家长过多参与,滔滔不绝的情况的发生。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2)

巧设小窍门 适当晓“退场”

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 叶欣茹

一、理解共情 充分尊重

首先需要肯定,郑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在40度的天气顶着高温进行家访,想必一定非常看重家访的意义。那么在家访时,我会对这样“过于抢镜”的家长表示理解与尊重,先倾听家长的育儿观,让家长感受到对他的尊重。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本次来意的解释:家访一次非常难得,希望借家访的机会了解家庭,聆听自己的班级建设想法,以及站在专业角度对孩子提出建议。

二、细水长流 潜移默化

同时,我也会充分意识到,这样“抢镜式”的家长并不会因为一次家访就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需要“细水长流、潜移默化”。我会介绍一些育儿的书籍,讲述对孩子的尊重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委婉通过身边教育的小故事和书中的小故事,来启发家长:过于强势的态度会造成孩子懦弱的性格,甚至在学习生活中过于依赖父母,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引导家长进行自我反思。

三、专业引领 分享转变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适时找准机会,和家长畅谈孩子最近的转变:孩子变勇敢了、变自信了、变得爱表达了。让“抢镜式”家长意识到只有自己适时退场,才能给孩子进场的,机会从而转变自己的育儿理念。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3)

家访时遇到抢镜的家长怎么办

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 沈岚

近年来,在班主任家访中遇到“过度参与型”的家长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不少家长的学历水平和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有一定的关系。其实,换一个角度想,相对“强势”的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事务的意愿较强、期待较高,与这一类家长加强合作与沟通,更有助于后续班级家校“合作共同体”的建立。

相互尊重是家校互通的前提,面对“抢镜”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先倾听家长的表达与意愿,初步了解家长口中的孩子,尽可能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家庭教育的情况,孩子的学前情况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在此过程中,可以适时提一些问题,直接让孩子回答,听听孩子的想法。可以的话,可以让孩子带领参观他(她)的卧室或者学习环境,看看是否有单独沟通的机会,让孩子与老师产生信赖感。开学后,也可以多关注、了解孩子。

无论遇到怎样的家长,班主任要在家访中做到高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以及做家务的习惯等,知悉学生家庭氛围等,并知晓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作为教育对话的主体,班主任和家长在家访平等互动,打造教育路上相向而行“伙伴关系”。

多给孩子一点信心,相信孩子能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文|杭州市文龙巷小学 李 姝

作为班主任,如果你在家访中,遇到这样的家长,你会怎么办?案例中的郑老师遇到的家长,其实在家访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小霖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位妈妈,因为小霖有点口齿不清(统感失调)。其实家长这种“强势发言”,甚至是有点焦虑的家长的表现无非是让孩子能够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基于这种情感需求,首先我会语言肯定安抚家长:“妈妈介绍得挺全面了,我也从妈妈口中了解到了孩子的基本情况。那今天的家访主角是我们的小霖哦,我们的小霖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进去小学说明他已经长大了,会有一个新身份“小学生”,也会有一个班级集体,会有很多的同伴和朋友。要开始学习融入集体生活去学习成长。今天我们要让小霖自己介绍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成长的第一步。

妈妈要相信孩子,如果孩子表达不够,妈妈再适时补充可以吗?”我说道。小霖妈妈果然停止了“霹雳啪啦”的话痨模式,有点局促不安地坐在小霖的身边。随后我转头轻声问小霖:“小霖,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呀?”小霖看了一眼妈妈,很认真却磕磕绊绊地介绍起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和玩具车,小霖妈妈在旁边还是有点焦急,几次想插嘴,我用手势示意妈妈再等等,当小霖终于介绍完(就两句话),我捕捉到孩子眼神中的一丝慌乱和妈妈眼中的如释重负,我抓住机会,告诉小霖妈妈要尽可能地多给孩子一点信心,相信孩子能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4)

基于共情干预,传递共育理念

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祝燕

本案例中的家长比较自我,沉浸式自我教育,家访中一言堂,不给孩子和老师表达观点的机会,这属于家长对班主任缺乏信任的表现,是家校关系沟通不顺的重要原因。

首先,班主任要用共情的原则,赞成并认同家长的教育理念,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共同看待问题,并支持家长的做法,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正面的肯定。

其次,抓住家长教育理念中的盲区,直接切入主题,表达本次来访的目的。在宽松的氛围内,引导孩子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也要巧妙地提出自己的建班理念和思路。在沟通的过程还不断的赞同家长的做法,让家长由不信任变为想参与,变成班主任的同盟军。

最后,运用教育一致性原则,就孩子的学校表现情况和家长分析利弊,提出改进意见,给与家教指导。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尤其家庭更为重要,家校协同育人,家长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家长因为被理解,很多问题都因为共情轻松解决了。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5)

学会共情、学会沟通、学会引导

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金真子

本案例中,家长较为“强势”,一味地在讲自己的教育方法。所以,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沟通方式来进行家校共育。

学会共情。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家庭状况不一,在交流中对家长所说的表示理解,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立场,家长才更愿意交流和合作。

学会沟通。沟通时要言简意赅。可以事先准备学生平日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两处闪光点,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再用简洁的语言让孩子和家长了解自己的班级建设的想法。

学会引导。适时聆听家长的想法,随机应变,按照家长所说的,适时补充自己对学生或家长的建议、想法。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6)

家访是促进家校融合的重要途径,仅听家长的“一言堂”不可取

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付珍贞

一、 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

遇到一个强势的家长,在某种意义上看是一件幸事,他们大多

数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也有自己的很多思考。作为班主任,首先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更深、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家长,知道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以此更多地懂得孩子,帮助孩子。

二、 做一个专业的“教育者”

既然是家访,仅听家长的“一言堂”一定是不可取的。班主任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教育观,可以巧妙地中途加入:特别认同时,用简单的话语、动作表示我们的认同;有不一样的想法时,礼貌打断,抛出自己的观点与家长探讨;遇到家长的问题时,用我们的专业为其解惑,给以解答……

三、做一个成长的“助力者”

家访是促进家校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家访前,班主任可以事先通过和各任课教师沟通,对这个孩子进行一个全面了解。家访中,让家长通过我们的语言、表情、动作感受到对孩子的关注,打消“强势”家长的心里防备。最后,表达对孩子成长的期望,以便家庭、学校更好地携手,助力孩子的成长。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7)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文|浙江省教科院附小 楼亚男

一个“强势”的家长一定有一颗强烈渴望被认同的心,不管是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还是对自己的孩子。老师可以不认同他的做法,但要尝试去理解他们,一味的反驳或无视,只会使家长逆反心理更加严重,这反而会影响家访的效果。

首先,在家访过程中,教师态度要和蔼亲切,真诚友善,认真倾听家长的话,对于可圈可点的部分表示认同鼓励,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其次,孩子是家访的主题,我们要抓住契机,积极把话题往孩子身上引,给孩子更多表现的机会。

曾经遇到插班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阅读量夸夸其谈,我明白只是一位母亲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新班主任认可。我便顺势询问孩子:“小张,那最近在读什么书呀?你最喜欢哪本书?老师也很喜欢,特别是XX人物,特别的立体……”通过与孩子的聊天,初步了解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基本水平。在观察中,发现孩子的书架基本都是科普课的书籍,在表扬家长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同时,建议家长丰富孩子的阅读类型,在这样轻松和煦的氛围中,大家聊得都很开心,那家访的目的也水到渠成。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8)

基于共情干预,传递共育理念

文|杭州市观成实验小学 徐凤敏

本案例中的家长比较自我,沉浸式自我教育,家访中一言堂,不给孩子和老师表达观点的机会,这属于家长对班主任缺乏信任的表现.是家校关系沟通不顺的重要原因.

首先,班主任要用共情的原则,赞成并认同家长的教育理念,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共同看待问题,并支持家长的做法,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正面的肯定。

其次,抓住家长教育理念中的盲区,直接切入主题,表达本次来访的目的。在宽松的氛围内,引导孩子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也要巧妙地提出自己的建班理念和思路。在沟通的过程还不断的赞同家长的做法,让家长由不信任变为想参与,变成班主任的同盟军。

最后,运用教育一致性原则,就孩子的学校表现情况和家长分析利弊,提出改进意见,给与家教指导。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尤其家庭更为重要,家校协同育人,家长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家长因为被理解,很多问题都因为共情轻松解决了。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19)

面对家长的“抢镜”行为,不要太过纠结

文|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计淑红

家长为何会在家访时出现“抢镜”的行为?是家长认为老师年轻,在育儿方面的经验不如自己丰富,对老师的不信任?还是家长提前做好准备,想在老师面前展现自己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重视,拉近距离,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我想,家长的目的,也是希望和老师统一教育理念,目的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因此面对家长的“抢镜”行为,我认为不要太过纠结,更不要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可以尝试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有备无患显态度。家长对年轻班主任的经验有担忧是很正常的,作为年轻班主任,可以通过提前预设好问题角度和自己的带班理念,并写到笔记本中,既防止关键要点的遗忘,又能够给家长认真负责的初印象。

第二,开门见山明目的。很多家长滔滔不绝是因为不明确老师家访的目的,故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本次家访的意图,及对家校合作和孩子成长的期待,让家长心中有数。

第三,巧妙接话回主题。当家长情不自禁“抢镜”时,班主任要成为“主持人”,通过诸如肢体语言、巧妙接话等方式让话题回到自己身上,回应家长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成为“记者”,及时借助问题提纲将话题引导下一环节,控制家访的整体节奏。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20)

自信 平和 引导

文|杭州文津小学 沈甜甜

面对较为“强势”的家长,如果班主任也在气势上败下阵来,不让孩子有自己的表达思维,那对孩子的成长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本案例,我可能会有以下的想法。

自信

首先,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或者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有一定的信心。这位家长能一直“替”自己的孩子发言,说明她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很有自信。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跟这位家长进行教育方式的沟通,用专业的、正确的理论尝试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越界”。

平和

家校沟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在交流过程中,面对家长的“强势”,作为班主任我们也是不能干着急,上来就跟家长说这样那样不好,怎样怎样才是好的,家长会觉得老师对她有想法,或者老师不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我们也是应该先耐心听完家长的想法,再发表自己的建议。一个好的沟通者,必须先是一名好的倾听者。

引导

在平和交流之后,再慢慢给家长渗透,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孩子才是学习的主角,更是交流和表达的主角。引导家长思维上有所转变才是这次沟通效果的体现。思维决定行为,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家长才不会事事都那么“强势”,也会让孩子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21)

家访时间前,把此次家访主题和目的告知对方

文|杭州市文津小学 彭杨青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简单的看法,首先在和家长约定家访时间前可以把此次家访主题和目的告知对方。

家访主要来说是围绕两方面展开:1.以孩子为中心(了解孩子学业、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不足之处,人际关系,等等)。2.以家长为中心(了解家庭关系、父母期待、孩子家庭表现、家务参与度,等等)。

家长的一些信息我们当然需要掌握,但如果家长一直把话题攥在自己手上,那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了:

1.委婉的提出转变话题:XX爸爸/妈妈,关于这些信息我们掌握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问题我需要向您了解………

2.分模块提问(以上两个方面为划分,在沟通过程中和家长说清楚,接下来该聊什么话题)

共情相融 共谋助力 共话成长

俗话说“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面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

如果家访时碰到像郑老师这样的家长,过于“强势”,喜欢“抢占”说话或师生沟通时“插嘴”等现象,我想,不妨可以这样做:

第一,全面“备课”,访前对学生家庭作深入细致地了解。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家长的职业特点、文化素质、思想修养等,设计好“家访预习单”,有针对性地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有明确的目的和恰当的期望值,便于交流切实主题,着重解决问题。

第二,设定“C位”,访时对家长预约好时间以及具体安排。明确此行家访需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哪几方面的表现,需要向孩子了解哪些问题,可以在“三者”共建的“友好”的环境里采用“记者采访模式”,新颖又很有趣。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分头”分别创设与家长对话的时间,单独有和孩子交流的空间,以期望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和了解家长表达的出发点。

第三,表达“共情”,对家长的“抢占、插嘴”表达同理心。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格外强烈,特别想要在老师面前展示孩子和自己“闪光”一面,也想表达自认为“正确”的教育观念。正因为家长如此心切,所以“好表达”,因此可以肯定家长的信任和博学,同时提出,孩子的教育契机见于时时、处处,咱们多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锻炼孩子与人的沟通能力。

第四,设置“奖励”,请家长一同见证孩子的“荣耀”时光。把孩子的点滴进步一一记录,可以用表扬信、奖章等方式进行肯定,给进步者以“老师登门表彰”的机会。把家访作为奖励,这样激励性的家访成为一种鞭策,也成为学生的一种荣耀,变“家访”为家长和学生的向往,家长在享受孩子的“荣耀时光”,就满心欢喜,自然不爱“插嘴”了。

总之,“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适当“变一变”家访的内容和形式,多一些“鼓励式的家访”,以真诚之心,开诚布公,真情流露,有数、有度、有礼又有趣。家校联盟合力,助力孩子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给以正向的引导和积极的启发。

张桂梅为什么说家长不要添乱(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22)

来源|瞿巧华班主任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