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奇英》:梁羽生,唐宫恩怨,王孙飘零,壮哉李逸,永怀忠烈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1)

梁羽生的作品大多大团圆结局,然而喜剧收场的却往往不如悲剧的撼动人心、感人至深,留一丝相思未了之情可以铭记一生,留一点美中不足之憾才使印象深刻。一部书的主角锋芒外露,最是尝尽酸甜苦辣,在梁公作品里尤其明显,《女帝奇英传》的男主角李逸正是要承担这样的命运,只有死亡才能彰显一个英雄人生的悲壮,以至我阅读之时每每兴致勃发、心潮澎湃,期待着一个英雄侠义却惨烈悲壮的生命。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2)

女帝顾名思义是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了,李逸身处的时代正是武则天篡唐自立、国号为周的纷扰之期。身为李唐皇族的子孙自必要坚定地拥护族人的威权,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帝王之尊一家一姓的观念根深蒂固,是决不允许异姓之人染指这无上权威的。这种落后的偏狭思想固然是李逸这个落拓王孙的因循之念,但他身上却具有一般王族公子所没有的高尚特质,气度胸襟更是远胜一般的帝王将相。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3)

小说的开始并不直写李逸,而是从史有才名的上官婉儿叙起。梁公笔下历史人物的故事往往是亦幻亦真、一虚一实的,这上官婉儿在出世之时祖父和父亲因得罪武则天而被处死,十四年间隐没宫中寂寂无闻,后来长孙均量语重心长地告诉了她家族仇恨,终于背负着沉重的复仇大任下山赴京,途中恰遇童年之交李逸。正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一个是李唐王孙,杀武则天是为了维护正统,一个是冤狱女儿,杀武则天以报祖父两辈深仇,正是一腔热血、矢志报国的江湖儿女,佳配天成。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4)

却万万料想不到的是临事变节,竟成了武则天的亲信。上官婉儿弱质彬彬,纵然略懂武艺也终非江湖里打滚出来血性女子,在一大堆明哲圣理的劝解下竟自动缴械、服膺事仇。可怜李逸一直想将与自己同病相怜、志同道合的上官婉儿倚为精神支柱,却不料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这样一来两人已是分处不同的阵营而成为敌对势力,作为堂堂七尺男儿、李唐王族子孙如何能够屈膝求全、腆颜事敌,即使李逸爱意实深也绝不可能逾越自己身份的限制、理想的差异了。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5)

一段情孽已是苦恼,想不到一剑之下又是情深难抑,峨眉金顶的不打不相识又揭开了李逸另一段悲剧的帷幕。一位文武双馨、德貌俱佳的绝世女子如仙子临凡般莲步玉驾到峨眉金顶上正在重推盟主的舞林大会,却不料这甫一照面便是与李逸武艺博弈,本来已被公推为武林盟主的李逸惨遭折辱、技不如人,一场武林大会顿时演变成市集闹墟中的流氓群架,却依然奈何不了这名不知来历的女子。这就是武玄霜,武则天的侄女。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6)

奉命捣毁这意欲与朝廷作对的武林大会,以极其强势的手段料理了一批谋逆作乱的江湖人士。然而情之一物在乎唯心,孰料武玄霜与李逸之缘分一见钟情、双剑牵情,竟结成了一生一世剪不断、理还乱的红愁尘丝,武林大会一哄而作鸟兽散,李逸见此乌合之众不成气候已是意兴阑珊、颓然离去,却遇上趁乱行凶的武行者和毒观音,身中剧毒,险些性命不保,危急之中又是武玄霜不期而至,力退强敌,不顾身份有别、男女之嫌,給李逸既吮血吸毒又运功疗伤,无碍乎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极尽心力方才保得住李逸这苟延残喘的性命,如此作为不啻表白了自己的少女情怀。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7)

看过《女帝》的往往觉得以李逸的为人根本配不上武玄霜,埋怨梁公何以将她写得一生痴情李逸而无悔。这里面固然有主角光环决定的因素,试观一众男配角不是上了年纪的就是奸邪小人,难得的几个正派君子又给李逸狠狠地比下去,莫非武玄霜情海翻波竟是无因无由、随性而起?殊不知身为武则天的侄女,王公贵子、才俊达人是巴不得跟她结成姻亲,以攀凤成龙、扶摇直上,只是这些势利之徒无异于凡夫俗子,不足一哂。至于李唐王孙一脉中有远见博识、雄才大略的真命天子却是凤毛麟角,反而是旁支翼脉的李逸方有天纵之才,既有江湖武林的侠气英胆,又有王族血脉的高贵气质。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8)

李逸其人,虽然一事无成,终生也没做出什么大事业,但其英雄风范毫不逊色,相比起其他人物的丰功业绩,即使平凡也能见其伟大。青年俊杰,一心一意以扶持王室为己任,本想借助武林力量成就这匡正除逆的大任,无奈一个已是七凑八合的武林大会给武玄霜寥寥数剑更成了一盘散沙,连昔日的武林盟主谷神翁也差点折在武玄霜剑下,所谓豪杰尽去、英雄不再,李逸一阵消颓,不自觉地远离战场,已不忍看这一场惨败了。

女帝奇英传简介 女帝奇英梁羽生(9)

梁公一贯的风格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偏偏这部书的主角李逸并无任何罪过,却最终惨死于恶人毒手,不得不让人喟叹哀凉,或许李逸的志向破灭了,对于他这个理想高于一切的人来说,心死了人也要枯槁。梁公在书中对武则天形象的塑造堪称完美,只是却未免过于拔高了,然而武则天越趋完美,就越衬托得出李逸不得不然的无可奈何,作为李唐的王孙,李逸不能在别家外姓的政权下贪生苟活,为了保全忠于李唐的气节,只有一死方能得到灵魂的解脱,正是那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葬身汨罗江的穷途屈子,宁死不甘苟活。呜呼!壮哉李逸!永怀忠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