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如何保证(父母别再悄悄走)(1)

2022年,在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梅颜村,留守儿童毕梓萱(右)和奶奶一起看爸爸妈妈的合影照片。图/新华社

据媒体报道,2月6日,湖北孝感,女孩放学回家,发现妈妈已外出务工,一时忍不住失声痛哭,冷静下来后对着监控仍泪流满面,“妈妈,你刚走我就想你了,开车注意安全。”妈妈称,女儿是单亲家庭,跟着亲戚在老家上学,女儿曾询问她“我会做饭、会洗衣,学习成绩也挺好,为什么不能跟别的小孩一样父母陪在身边”,妈妈觉得既欣慰又愧疚。

年年都有类似新闻。父母亲趁孩子上学、外出玩耍不在家或还在睡觉时,就悄悄起身离家外出务工;孩子回家或起床后,发现父母已经离开,瞬间崩溃、失声痛哭,年龄更小的孩子甚至满地打滚哭喊……这样的新闻,令人心酸,感慨打工人的不易。

然而,从儿童视角看,父母不得不和孩子离别,也应该重视对孩子的“离别教育”。怕离别时孩子舍不得、哭闹而选择“不告而别”,并非好的离别方式,这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让留守在家的孩子有不安全感和被抛弃感。

何为“离别教育”?就是要给孩子说清楚自己何时会离家外出工作,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约定离家后每天视频或电话交流,告诉孩子何时再回家,在离别时拥抱孩子承诺一定尽快回家等。有人会问,孩子不听这些怎么办?离别时孩子拉着不让走撕心裂肺哭喊怎么办?父母面对这种场景,怎么舍得离去,要重视孩子的感受,父母就“走不脱”了。

选择“悄悄走”,当然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但孩子不照样会在发现父母不见后撕心裂肺吗?也就是说,对孩子的“伤害”并没有因“悄悄走”而丝毫减轻,反而会让孩子有突然找不到父母的恐惧。而在孩子情绪平复后,也会因这种不辞而别和父母疏远,觉得父母抛弃了自己。这也是一些留守儿童越来越不愿意说话的原因,彼此的隔阂正是在一次次离别中加深。

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如何保证(父母别再悄悄走)(2)

2022年,在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梅颜村,留守儿童毕梓萱一个人在家中院子里玩“跳房子”。图/新华社

因此,父母和留守孩子的沟通交流十分重要,也不要不愿意提起离别。通常来说,如果父母能和孩子,哪怕是刚懂事的孩子分析爸爸妈妈为何要外出,为什么要把他们留在家里,孩子大多也会接受。这也是在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

父母不告而别,孩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当然也接受不了离别,在他们的哭喊中,除了对父母的不舍,也可能会有不满,甚至愤怒。父母要读懂孩子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要重视孩子的情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要相信孩子也是明事理的。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此要努力创造条件,让所有孩子都能跟父母一起生活,要么随父母进城生活、学习,要么父母返乡就业创业。而在当前情况下,外出务工的父母也要尽可能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多花时间和精力和孩子谈心、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

学会离别,也是人生重要一课。离别时免不了离愁别绪,但要教育孩子知道离别是为了生活,为了学习,为了工作,为了成长,也为了家人更好地相聚,这样也就会更加坦然地面对离别。这样,孩子在父母离开后,也会有对自己更强的责任感,而不是生活在对父母离开自己的不解、抱怨之中。

实际上,让孩子了解父母处境和家庭现状,也是让孩子学会进行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希望父母跟孩子下一次别离,不再是“悄悄走”。

撰稿 / 熊丙奇(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