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包涛)进入六月,江南陆续迎来杨梅成熟的时节。在浙江兰溪,有一条远近闻名的“杨梅长廊”。在这里,沿着国道两侧50里范围,翠绿的杨梅树漫山遍野。随着杨梅逐步成熟,嫣红的杨梅果挂满枝头,把树林装点得格外美丽。

果农王云虎正在自家园子里采摘杨梅。他说,以前,每年到杨梅成熟季节,大家就得加紧采收,否则梅雨到来,过多的雨水,加上气温高,杨梅容易变质。如果春季时雨水少、温度低,果子又长不大。所以,果农们的收入波动较大。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扶持下,一些果农开始建起杨梅种植大棚。在这些大棚里,果农们配备了温控设施。天气温度不够时,可以启动电热补温;气温过高时, 就启动排风扇降温;需要浇水时,大棚里有喷淋系统。有了这些较为齐备的设施,果农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对杨梅园子实施智能管理。

又到杨梅成熟的时候(又到杨梅成熟时)(1)

↑“杨梅长廊”边的果园。

据国网兰溪市供电公司红船党员服务队队员高勇介绍,兰溪市已有近1000亩杨梅大棚种植园实现了电气化智能管控,供电部门通过智能融合终端采集园子的用电数据,通过数智化供电服务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开展服务。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平台系统还会及时向果农发出短信提醒,服务队也会第一时间到园子里来检查处理故障。

王云虎介绍,杨梅鲜果如今也开始采用冷链运输,以延长保鲜期。除了销售鲜果,一些加工企业将杨梅加工成杨梅汁推向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

“现在种杨梅不仅省力多了,而且杨梅的品质提高了,效益也越来越好,农户们种植杨梅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望着枝头成熟的杨梅,王云虎眼中满是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