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中物理—夏朝

主办:万向思维商学院

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解读

《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1、物理观念: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1)对基本的物理知识有总体的认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

(2)将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 要素。

(1)从物理学视角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2)掌握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联想与想象、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及这些方法在物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3)培养学生通过建构物理模型,分析综合、推理论证,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质疑和批判,检验和修正等过程,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格与能力。

3、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1)掌握观察、实验、测量、推理、解释等基本的探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

(2)促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是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理解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过程。

(3)能根据探究问题本身的特点设计实验与制订探究方案,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1)在认识科学本质和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实事求是,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

(3)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包容不同的观点,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物理学科网初中物理(万向思维教育考试论坛第132期-20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