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外雌雄难辨,十米外六亲不认,十五米外人畜不分。”,像这种关于近视的段子生活中有很多,听起来好像很夸张,但确实也戳中了很多近视患者的痛点。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1)

近视眼镜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2)

插片验光

不仅在现代,其实在古代也有人会患近视,而且各种段子也不少。

《笑林广记》中的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有一个患近视的人出门,把一大堆牛粪误以为是路人丢的漆器盒子,于是就用双手去捧,捧起来之后觉得这个“盒子”潮湿软烂,还感叹说:“盒子是个好盒子,就是上面的漆还没干!”。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3)

捧牛粪

笑过了之后,也引起我们思考:在今天近视了可以去验光配镜、戴隐形,甚至做手术,可是以前近视眼的古代人怎么办呢?

研究近视的古代诗人

在古代很多我们熟知的大文学家其实都是近视眼,比如欧阳修,他就想了个简单直白的办法——让别人读给他听。办法是个好办法,就是有点浪费人力。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4)

欧阳修

当然也有自力更生的代表,比如我们熟悉的另一个大文豪苏轼,他就独创性的发明了一种“熨眼法”,具体操作就是找一个容器,盛满热水,用手捧着热水“熨”眼。而且,连每天“熨”几次苏轼都记载得很清楚。

仔细想想的话,其实这原理有点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护眼仪、眼贴,它们都是通过热量促进眼睛四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眼疲劳。当然除了这些独创的方法外,食补、药补、针灸等方法也是少不了的。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5)

苏轼

研究近视的西方人

不仅在中国古代,西方人也很早开始研究近视了,第一个提出“近视”这个定义的人,就是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6)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近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规律:近视患者的眼球比普通人更为突出。根据这一规律,他还煞费苦心的发明了一种治疗近视的方法,那就是按压眼睑和眨眼睛。这个方法,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弄不好就会对眼球产生一定损害。

眼镜发明历史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7)

罗杰•培根

到了十三世纪,有一个英国科学家叫罗杰•培根,他受到雨滴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放大文字的“读书石”,也就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放大镜,由此人们也就开始了磨制镜片的历程。

眼镜发明的初期,工匠们只会磨制用于放大物体的凸透镜,直到十四世纪左右,用来矫正近视的凹透镜才问世,我们现在常用的近视镜也就随之出现了。

古代没有近视眼镜怎么办(没有眼镜的古代人如何解决近视)(8)

眼镜

当然,近视镜出现之后的故事就更精彩了,清朝最爱眼镜的皇帝是谁?为什么乾隆讨厌眼镜?怎样才能配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戴隐形眼镜到底安不安全?近视手术都有哪些?什么人适合做近视手术?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解码科技史——让世界更清晰》!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解码科技史

《让世界更清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