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亿田专用头像(号手就位1)(1)

开栏的话

挥戈仗剑,使命催征。从导弹军营到深山阵地,火箭军官兵始终保持“号手就位”精神状态,描绘出一幅幅练兵备战的“砺剑图”。即日起,我们推出“号手就位”典型人物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人物名片

李亿田:火箭军某部发射营长,带领全营多次执行大项任务。

【标兵寄语】“军人的眼睛必须永远盯着战场!”

李亿田专用头像(号手就位1)(2)

“发射架无法正常起竖!”某部发射单元架架排序比武考核现场,一个意料之外的真实特情“打”了发射营官兵一个措手不及。

发射营长李亿田一头钻到发射车底,根据熟记的原理图逐一排查故障……

数分钟后,他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操作号手按照他的判断迅速查明故障点,很快排除故障。

“只要李营长在,我们心里就有底。”该营官兵如是说。

考核现场,该部技术室主任邓江涛心生感叹。作为火箭军导弹专家,他深知,如果不是全面系统掌握武器系统结构原理,没有丰富的实战任务历练,李亿田做不到在短时间内摸清故障原因。

十年前,相似的一幕却给了李亿田一个难堪。

那是一次实弹发射任务,李亿田首次以发射架长身份“亮相”。原本已做好临射前各项准备工作,但武器装备上某系统却突然出现异常情况。

李亿田和多名骨干找不出对策,无奈之下只得向上级求援。不久,1名高级工程师赶到现场,故障症结立马“手到病除”。

首次“亮相”就“出丑”,这让李亿田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他痛定思痛:一定要熟练掌握使用手中武器,确保战场上发生任何情况都能从容应对。

战场一分钟,平时十年功。

李亿田专用头像(号手就位1)(3)

任务归建后,李亿田埋头查阅专业资料,带着官兵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逐个进行梳理,详细归纳总结故障现象、导致原因、处置流程等,编辑成册,形成常见故障快速处置流程手册,经部队专家组评定后推广开来,有效提升了官兵特情处置能力。

此后,他瞄着成为本领域专家的目标,苦心学习专业知识。在操作大棚、特装车库、装备修理车间,总能见到他钻研、求教的身影。

实战是检验训练成果的最有效方式。一次,该营受命开赴深山执行实兵实装演练任务。前几分钟还晴空万里,忽然风云变幻、电闪雷鸣,天候条件逼近战标极限……

经过深思熟虑后,李亿田命令官兵继续进行演练。不仅如此,他还给发射分队连续布设多项冷门特情,不断在极限环境中锤炼官兵实战能力。

李亿田专用头像(号手就位1)(4)

去年,李亿田所在的发射营代表部队参加上级重大演训任务,李亿田吃住都在战车旁。

他带领全营官兵克服高温高湿、饥饿疲劳等困难,连续数十个小时连轴转,成功应对导调组减员操作、强电磁干扰、精确打击等多项特情“刁难”,最终导弹成功发射。

作者:李众、瞿磊、奉雷、兰徐君

图片:苏鑫龙、彭艺文、高宇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