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一股浩浩荡荡的留学热潮在中华大地兴起。

无数中华学子渡海来到日本,努力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清朝对他们的期望是:学习日本先进的制度,回国成为近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愿望非常美好。

清朝希望这些留学生,能带着在日本获得的先进理念回国,成为新政建设的中坚力量;父母希望他们回国之后,能够光宗耀祖,振兴门楣。

但没想到,留学日本的学子,大多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学说,回国成为清廷掘墓人;他们的先进理念,与父母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违背了父母原本的期望。

一切还是要从清末新政说起。

1901年1月,清政府提出仿效西方设立新式学堂。随即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发出《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明确提出“奖励游学”。

1903年,清政府颁发由张之洞拟定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能在外国高校获得文凭,可以授予“拔贡、举人、进士、翰林”等出身。

力促留学日本的晚清名臣张之洞

对于财政奇绌的清政府和收入微薄的百姓来说,留学的费用是地点选择的关键。当时留学西洋,官费生每人每年得1200两白银,其中240两学费,960两食宿零用之需。

而留学日本费用低廉许多。当时私立的早稻田大学,专为中国人设的“清国留学生部”,预科学费每年日银三十六元,折合白银十七两银子,和欧美留学相比判若霄壤。

当时的日本政府,也把接纳清国留学生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对待。

甲午战争之后,俄国成为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日本想方设法扩大对中国的影响。

1898年,日本驻华公使表示愿意接受200名中国留学生,并承担费用。至于其背后的动机,便是培养日本的在华友好势力。

另外,日本参谋总部也历访张之洞、刘坤一、岑春煊及袁世凯等封疆大吏,力陈派遣留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日本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等人也趁游历中国之际,多方向清廷游说。

日本教育界专门设立教育机构,吸纳中国留学生。

为实施对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早稻田大学设立了中国留学生部;法政大学开办五期法政速成科;明治大学建立经纬学堂,除开设预备科、警务速成科外,还举办师资速成科。专为中国人学习日语而编著的书籍也大量出现,1900年—1910年,这类书籍多达59种。

从1898年—1911年,有2.5万名中国学生跨海来到日本,寻求现代教育,被誉为“世界历史上以现代化为定向的真正大规模的知识分子的移民潮”。其中学者鲁迅、陈寅恪,革命家徐锡麟、秋瑾(领导反清起义)、邹容(《革命军》作者)、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徽因的二叔)等等,都曾留学过日本。

清朝留日留学生名单(清初赴日留学生)(1)

清末革命者——鉴湖女侠秋瑾

清朝留日留学生名单(清初赴日留学生)(2)

文学巨匠鲁迅曾留学日本

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本是清廷出于自强和改良而派出的,却很快成为清廷掘墓人。

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积极参与到海外革命中。他们发行革命书报,宣传革命思想,踊跃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甚至回到国内参与和领导反清起义。武昌起义后,在各省光复斗争中,留日学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宣布独立的23个省份中,至少有17个省、区的都督、革命军总司令或主要负责人是留日学生。

孙中山后来说:“本党从前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所得的会员,不过一万多学生,他们回国之后到各省去宣传,便收辛亥年武昌起义。他们登高一呼,全国响应,不到半年全国就统一,东京学生实为中华民国最有功之人。”

而日本希冀通过善待留日学生,灌输日中友好理念的努力,也随着二十一条、山东问题等事件的发酵而烟消云散。中日关系也在恶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爆发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