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四大古镇简介(山水名胜乐山安宅江湾镇)(1)

江西四大古镇简介(山水名胜乐山安宅江湾镇)(2)

乐山安宅江湾镇

江湾镇位于上饶市婺源县境内,古镇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梨园河从古镇前蜿蜒流过。山与水的交融为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

江湾镇始建于唐代,因山水环抱,云雾缭绕,而被称作“云湾”。到了清代,镇上居民大都是江氏后人,于是改名“江湾”,这二字被镌刻在新建的石牌坊上,为古镇增色不少。历史上,江湾隶属于古徽州,因此,这里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高低不一的马头墙、古朴的瓦当和精致的凉亭随处可见。

江西四大古镇简介(山水名胜乐山安宅江湾镇)(3)

江湾的江姓人家据说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后裔,唐末僖宗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隐居安徽歙县篁墩“指江为姓”。北宋年间,一位精通风水的道士来此隐居,萧江六世祖江文彩得知后,登门拜访。他见道士穷困潦倒,便送给道士50亩良田,又在山上建起一座道观,供道士修行。道士感恩,花了10多年时间,为江氏寻找到一块可以安身立命的风水宝地,就是山清水秀的婺源江湾。现镇上复修的萧江宗祠,印证了这一传说,成为旅游者的打卡地。

江湾的建筑布局独具特色,一街六巷,纵横交错,新旧有序,千年延展,不乱方阵,且每条巷道各有个性,不见雷同,古朴优雅,自成一景。从后龙山俯瞰,正中部位的巷道,竟构成一个硕大的“安”字。婺源江湾的老街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韵,街面还是那么窄,几幢老店铺,如培心堂、饮苏堂、日生堂,店门还是那一块块拼起的木板排门,店堂里还是那老柜台、老货架,外墙还是那古老的封火墙。徜徉其中,我们仿佛穿行于时间隧道,仍可感受到一些古江湾明清时期的商业气息。

江西四大古镇简介(山水名胜乐山安宅江湾镇)(4)

江湾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清同治年间户部主事江桂高的敦崇堂,明末清初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的三省堂,古私塾德庆堂,富商江仁庆古宅,“一府六院”遗址,还有许多古井、古亭、古桥,处处透着古徽州文化的神韵。特别是那栋清代徽商建筑培心堂,具有徽州民居典型的三开多进制特征:前进店面,中间住宅,后进厨房。培心堂门楣上书“乐山安宅”,取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表现了徽商“仁心为质”的经商道德理念。穿过门厅,是一个正方形的小院,小院南墙下是一道端庄秀雅的砖雕石库门楼,桃、荷、菊、梅、渔、樵、耕、读、雀、鹿、蝠、寿等砖雕图案,栩栩如生,中间的“拱宸萃庆”四字寓意深邃。正厅宽阔高大,横排三间,中为正厅,侧为卧室。正厅前有天井,东墙开有花窗,上方悬挂“培心堂”匾,两旁木柱挂着楹联:“千古文章传性道,一堂友孝乐天伦”“泉水温随时令转,庭花笑引客人来”。置身其中,令人倍感幽静、典雅。

江湾人引以为傲的是后龙山,他们把本族的人丁兴旺、英贤辈出归功于后龙山的龙脉好,在此观念的作用下,创造了一个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的典范。如今走进后龙山,就如同走进了原始森林,满山古木,蔽日遮天,给依山而建的江湾古镇增添了不少神韵。

近年来,凭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江湾古镇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古朴精致的农家院里,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娴熟的歙砚雕刻技艺,让往来游客叹为观止。人们在体验古镇风情的同时,也在感受着江湾传承千年的文化。

编辑:胡代江 复审:朱峰

终审:刘莎、骆志俊

声明 :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