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1)

「乘风破浪」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绝非花上两三个月在镜头前怼天怼地、金蛇狂舞、白眼飞上天就算速成了。这个人设,太硬核。如果实力不匹配,很容易崩。

对于女性艺人而言, 「风浪」来自四面八方,年龄压力、婚姻事业、八卦绯闻、形象管理……一路走来,可谓战战兢兢、步步惊心,但在今天这位姐姐面前,她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小池塘里的涟漪。她更愿意主动掀起大风大浪,送自己直冲云霄。

她这辈子一直在做的,就是不停向前突破边界,直到她的标准为世人接受。

在欧美流行乐坛中,她不是最伟大的,也不是最优秀的歌手,但不得不承认她是最红、最成功的。甚于对于全球流行文化而言,她的名字同样必不可缺。

当别的女明星因年龄渐渐远离舞台中央,成为上一代人集体回忆中的白月光,以及新生代粉丝口中语焉不详的名字,62岁的麦当娜仍然拒绝离场,向全世界宣告: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2)

穿着前卫锥形内衣的麦当娜

一个又「老」又「坏」、与庸常格格不入的女人,可以活得多理直气壮。

「寻找某些东西的孤独女孩」

「麦当娜你不认识?她妹妹你指定熟悉,麦当劳嘛」,这句宋丹丹在2000年央视春晚小品《钟点工》中的台词,一度成为流行语的同时,也向我们昭示了彼时流行文化的两大符号巨头。

这一年麦当娜已经42岁,一个女艺人走向下坡的年纪。可麦姐推出了自己的第八张录音室专辑《Music》,发售十天就拥有了超400万张的销量,并在全球超过20多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上夺冠。

剽悍的人生就是随时都能重新出发。

三年后,这位在歌坛、影坛叱咤风云的时尚icon,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童话书《英国玫瑰》,因为觉得当时的童话「无聊而空虚」。

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的麦姐,怎么会突然变出一颗纯洁少女心?

麦当娜的童年称不上幸福美满。1958年她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一个刻板的天主教家庭, 「麦当娜」这名字本身就是圣母玛利亚的诸多代称之一。在这种原生环境中,麦当娜更应生长为一名循规蹈矩的女孩,考上大学,做个文员或者会计,相夫教子,面孔宁静隐忍。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3)

高中时的麦当娜

但她偏偏长成了一个异类。

5岁时,母亲因乳腺癌去世,面对死亡的无能为力影响了她一生。几年后,家里的管家成为继母,麦当娜走向了早熟早慧或者说叛逆的命运:「母亲会教你各种各样的规矩,但我从来没有学过。」

她有着疯狂的表演欲,天然追求着他人的目光。上学时,她是全校都知道的风云人物,经常穿着奇装异服在走廊上表演侧手翻和倒立,甚至会在课上掀起裙子(展示内裤),气得老师没办法。

偏偏这个「坏女孩」自带学霸基因,以全A的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获得了一份来自密歇根大学音乐、戏剧和舞蹈学院的奖学金。

「在某种程度上,我并不叛逆。」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麦当娜将年轻的自己定义为「寻找某些东西的孤独女孩」。

「我关心的是要擅长某件事。我没有像普通的女孩那样剃腋下,也没有化妆。但我努力学习,成绩很好……我想要与众不同。」

但在大学的第二个年头,麦当娜骨子里的任性和不安稳再次占了上风。她从学校退学,孤身一人跑到了大都市纽约发展。「去纽约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我第一次坐出租车。那里是我很多个第一次的开始,我去纽约时口袋里只有35美元,那是我所做过的最勇敢的事。」

麦当娜身体里的野兽为她带来了狂热的行动力,可她彼时并没有找到驾驭这股劲儿的办法。她和《爱乐之城》中女的女主角一样:白天在餐厅打工,一有面试机会便风风火火跑去,灰灰丧丧归来,不断地碰壁。

她也曾加入知名舞蹈团,但跳了一段时间的爵士舞后,再次逃走——她不甘心长久地混迹于伴舞群中,默默无闻。

她尝试和别人一起组建乐队,自己担任主唱和鼓手,在夜店演出,慢慢积攒着人气。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4)

夜店里刚结束演出的麦当娜

2016年,《公告牌》(Billboard)将麦当娜评选为「年度女性」。领奖致辞中,她这样回忆自己未成名时的岁月:

「刚到纽约的第一年,我被人持枪威胁,在楼顶被人用刀抵着喉咙强暴。我的公寓经历过太多次入室盗窃,以至于我后来都懒得给门上锁。在之后的几年里,艾滋病、毒品和枪击几乎夺去了我所有的朋友。」

「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个无所畏惧的女人。」

前流量时代的流量女王

属于麦当娜的时代终将到来。

1982年4月24日,麦当娜签约Sire公司后的首张单曲碟《Everybody》正式上市。在Billboard热门舞曲排行榜中,《Everybody》成功获得季军。这首歌的曲调不算复杂,表演风格也尚未完全脱去初出茅庐的稚嫩。但那几句直白、抓耳的hook,放肆呼唤着对身体的解放,只要在纽约舞厅播放出来,总能点燃现场快活的空气。

Sire公司喜出望外,决定为麦当娜发行一张正式的专辑。于是,以舞曲为主的麦当娜同名专辑《Madonna》很快面世。专辑里一首名为《Holiday》的歌曲,如同《双截棍》之于周杰伦,红遍大洋两岸,被誉为1980年代舞曲的经典之作。

如同在《Borderline》里唱的那样「set me free(给我自由)」,麦当娜成了当时Free精神的标杆人物,她穿超短裙、渔网袜、穿暴露胸衣;她漂白了头发,化浓妆,嘴边叼一根香烟,俯视众人——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那种视觉刺激绝不亚于30年后穿着牛肉装的Lady Gaga。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5)

常以性感姿态拍摄杂志的麦当娜

当第二张专辑《Like A Virgin(宛如处女)》面世,以内衣外穿加露脐装形象面对世界时,她不再是那个来自密歇根州的青涩女孩麦当娜·路易萨·维兰妮卡·西科尼,而是风靡全美国的时尚偶像麦当娜。

吊带裙、渔网袜、露脐装,如今司空见惯的穿着,对于40年前的美国来说,几乎一次流行革命。

整个7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浪潮褪去,时代精神回归保守主义。80年代初期,当麦当娜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人们内心深处潜藏渴望又不敢表露的东西被公众化、透明化。她不仅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并且将之发挥到了极致,直接定义什么叫「性感」。

男权当道的娱乐圈发现,麦当娜不是卖弄性感取悦男性,而是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时,有些人出离愤怒了。

批判猛烈袭来,风浪矛头字字如刀:势利、太过性感暴露、物质女孩,甚至给麦当娜扣上了「鼓吹婚前性行为」的帽子。连女生都谴责她:「你让女性地位下降了!滚出娱乐圈!」

麦当娜很长时间陷入迷茫:「难道我是女人,我就该以自己的性感为耻吗?」

她的偶像大卫·鲍伊,还有同时代巨星Prince,都以奇装异服、不被规则束缚而得到粉丝的膜拜。当谩骂越来越猛烈,麦当娜得出一个结论:大卫·鲍伊和Prince如此自由,只因他们是男人!

多年以后,在Billboard颁奖典礼上,麦姐以一个略带挑衅的荤笑话,回应了这段岁月的不公。她双腿叉开,手扶立式麦克风说:「I always feel better with something hard between my legs.」——嗯,过于少儿不宜。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6)

麦当娜的表演形式往往疯狂、大胆

「如果你是个男孩,你是可以不被规则束缚。可如果你是女孩的话,你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她以自身经历抨击男女之间肉眼不可见的那部分不平等,「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漂亮可爱性感,但是不要太过聪明,也不要有自己的观点,至少不要有不符合社会标准的观点。你可以被男性物化,可以穿得像个荡妇,但是你不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性感,更是绝对、绝对不可以将你的性幻想公诸于世。」

麦当娜用更加疯狂的表演回敬那些批评者,她不断挑逗把控舆论的「主流」——至今,她仍是唯一在公开舞台上抚摸着自己下体表演的女星。

1989年,我行我素的麦当娜真的摊上事儿了。

发表的新歌《Like a Prayer(宛如祈祷者)》MV中,麦当娜内衣外穿,在燃烧着的十字架前翩翩起舞,与一位黑皮肤的天主教圣徒肌肤相亲……

对圣贤的「亵渎」令梵蒂冈教廷大为光火,麦当娜与百事公司之间的广告合作因而中断。

可你要说麦当娜从这起事件中学到了什么教训,答案却是——丑闻之中有卖点。

1990年4月到8月间的世界巡演中,麦当娜一直把宗教与性的主题贯彻始终,表演也比「Like A Virgin」时期更加出位。被激怒的教皇直接下令,要求信徒们不要参加麦当娜的演出。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7)

《宛如祈祷者》的MV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

随后,歌曲《Justify My Love》的MV因为内容过于露骨,被MTV电视台禁播,只能以单曲形式发行——这是流行音乐史上第一支被禁播的MV,开了风气之先——但这首歌还是成了麦当娜在美国的第九首冠军单曲。

只能说,麦当娜对商业的理解领先时代太多。当很多歌手还没有想明白如何塑造个人IP时,麦姐已经会用各种噱头抢占流量高地了。

爱憎等身

争议不仅仅源自作品,也伴随着麦当娜的整个人生。

尽管在今日看来,麦当娜有意用种种出格之举,将自己过度进行商品化包装,但她也实打实地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女权领袖和最早为同性恋群体发声的人。

「在艾滋盛行的时候,我接触到了更多的群体,更多地发声。但看到他们被别人那样对待我又非常愤怒。我去到LGBTQ群体,拥抱他们。在所有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我走向了他们。」——麦当娜刚成名就因为同性恋群体发声被冠以恶名,可她不管不顾。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8)

几乎每一年,麦当娜都会在PRIDE(同志骄傲节)上演出

香港顶尖作词人黄伟文曾经写过一首歌,叫《奇洛李维斯回信》,讲自己的好友黎坚惠的真实故事。这位后来的潮流文化先驱和「时装女王」,大学时疯狂崇拜麦当娜,常常给偶像写信,为此经常遭到同学的嘲笑。直到一天,他们不敢再笑了,因为麦当娜真的给她回了亲笔信。

麦当娜的无心之举,在黎坚惠后来风波不断的人生中,成为影响深远的勇气源泉,足见她在少数先锋派心中的地位。

然而和大多数漩涡中的明星一样,有人赞誉,就有人拆台——后者往往来自掌握了你隐私的「身边人」。

年纪大她两岁的兄长安东尼,曾愤愤不平地向媒体质问:「为什么我的妹妹是亿万富婆,而我却是一文不值的流浪汉?」

她原本唯一亲近的兄弟克里斯托弗——他也是位LGBT人士——悄悄出了本自传,书名叫做《与姐姐麦当娜共同生活的日子》,将麦当娜描述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坏女孩。克里斯托弗在书中写道:「我想,归根到底,她是一个性情孤独的人。非常不幸,她从骨子里都很孤独。」

两人自此反目成仇。

她的第二任丈夫盖伊·里奇曾经指责她表演穿着过于暴露,希望她将重心转移到家庭,麦当娜毫不犹豫地离了婚。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9)

性感是麦当娜无法磨灭的标签

将目光锁定在星辰大海的人,注定不肯陷入以自由独立为代价的「亲密关系」中。这是麦当娜也无法化解的人性悖论。

这次婚姻之后,麦当娜发誓宁愿被火车撞死也不愿再结婚,从此开始疯狂收割小鲜肉。

麦当娜的感情关系一路火花带闪电。据《每日邮报》盘点,迄今为止她有过16段感情,其中15次对方年龄都比自己小。最新被拍到的男友出生于1993年,也就比她女儿罗德斯·里昂大三岁。

麦当娜有次被问到:「多小的男朋友对你来说会太小?」她回答:「只要他能自己穿衣服就行。」

「过往荆棘满途,我仍屹立不倒」

1996年的《贝隆夫人》对于麦当娜而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她的另一面人生。

在此之前,麦当娜被视作票房毒药,演一部砸一部。影片上映之前,由于麦当娜一向「恶名在外」,阿根廷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抗议她出演「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

以付出几倍于他人的努力,麦当娜将那个15岁便一无所有、毕生荆棘满途仍为穷人谋福利的阿根廷「第一夫人」完美演绎,并凭借这一角色拿下金球奖影后。她在总统府阳台演唱《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成了影史经典场面之一。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10)

可惜这部电影的成功,并没有改变麦当娜在影坛的命运。她终于沮丧地表示:「一部影片还在筹备的时候,就已经有无数人说它必将失败,这的确让人灰心丧气。」

麦当娜的确曾有隐退之意,她与布兰妮在2003年MTV音乐颁奖礼上的 「世纪之吻」经典画面,多少暗示着一个信号:麦当娜当退,小甜甜布兰妮的时代将至。

可是从后续作品来看,过了花甲之年的麦当娜比布兰妮更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2019年6月14日,麦姐的第十四张录音室专辑《Madame X》发行,毫无意外地于发行首周拿下公告牌两百强专辑榜冠军。

如果不是在演出途中频繁膝盖受伤的新闻,我们甚至很难从她新颖多变的音乐风格里感受到,她已经是位奶奶辈儿级的人了。

麦当娜的成就不是写在个人史里的,尽管她有无数傲人的排行榜和销量战绩,但她真正的影响是把个人风格刻进了时代,她天生就为缔造流行而生。

从商业角度来讲,她拓展了唱片工业的链条,成熟起来的受众市场与产业模式使得流行文化作品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飞了起来。

她不畏惧地打破性别、宗教、以及年龄的传统限制,不仅影响了后续乐坛的品味、风格和对音乐可能性的想象空间,也让四十年间所有向往自由的年轻人,找到了最佳的人生范本。

麦当娜香港(性感偶像麦当娜)(11)

电影《贝隆夫人》剧照

她贩卖的不是自己的性感,而是她的姿态。她的性感不是社会对女性的物化,而是她对社会的宣言。

「人们都说我很有争议性,但我认为迄今为止我做过最有争议性的事,就是我一直留在这个行业里没有离开。」

一代偶像终将老去,但麦姐永远年轻。

撰稿 康宸玮

编辑 张 帅

校对 许 静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