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国家一级演员李保田做客《影视风云》栏目,期间谈到《宰相刘罗锅》时,主持人问他为何没有再与张国立和王刚合作,他的回答是:“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

随后,李保田分享了自己对于合作者的看法,他说他喜欢跟发展时期的人合作。自己不是不喜欢和大腕儿一起演戏,而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更有上进心,更有奋斗精神。

“因为他对自己有要求,他想改变自己。他没成腕儿之前想成腕儿,他想成为腕儿的这种期许,会使他很认真地对待每一部戏。”

既然不“反感”和大腕儿一起演戏,并且那时候的张国立和王刚也正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那么李保田为何拒绝出演《宰相刘罗锅》的续集呢?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宰相刘罗锅》的幕后故事。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1)

1991年,根据乾隆皇帝轶事,以及民间传说创作出来的《戏说乾隆》,因为一改过去古装剧严肃压抑、单一的风格,所以该剧一经播出就火爆了两岸三地。

看到戏说剧如此受欢迎,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张子恩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韩刚,也打算“跟风”搞一部戏说历史剧。

于是两人就把目标锁定在了“浓墨宰相”刘墉的身上,因为刘墉为官50余年,几经宦海沉浮,又有轶事典故,正好为改编提供依据。

在“不是历史”这个标签的护航下,剧本的创作就可以涉及正史、野史、民间故事、单口相声等内容,而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官场斗》,因含有丰富的笑料和情节就成了现成的蓝本。

之后,秦培春、石零、张锐、白桦4位编剧,就根据《官场斗》中好看又好玩的民间段子,将其改编成了《宰相刘罗锅》的剧本。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2)

等到剧本出来以后,张子恩和韩刚两位导演便开始物色起了演员的人选。

对于由谁来演刘罗锅,两位导演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时年47岁,已经获得过华表、金鸡、百花等影帝殊荣的李保田身上,可是当剧组找到李保田时,他却并不想出演。

因为历史上的刘墉身高一米九,也不是“罗锅”,而是年纪大了之后有些驼背,嘉庆帝经常拿他开玩笑就给他起了个“刘驼子”的外号,传来传去就成了刘罗锅。

李保田在后来的采访中也曾说过,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角色,他认为刘罗锅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卑琐的形象,而刘罗锅的故事就是民间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与政治笑话的结合体。

但他又架不住导演的盛情邀请,只好勉强答应先看看剧本。李保田看完剧本后,觉得刘罗锅的脾气跟自己十分相似,而这样的一个角色对他来说又是全新的尝试,所以才决定出演。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3)

张国立接这部戏的时候还没什么名气,他跟风拍了一些MV后,正准备转行当导演,所以当剧组邀请他出演乾隆皇帝的时候,他兴奋到连续几天都睡不好觉。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才意识到郑少秋在《戏说乾隆》里饰演的乾隆深受观众喜爱,自己想要有所突破恐怕不容易,他怕自己演不好所以就不敢接。

最后还是他的妻子邓婕再三鼓励,这才让他硬着头皮接了这个角色。

两个最重要的角色敲定之后,和珅这个角色却让所有人犯了难,找了好多人,听说饰演大贪官而且还要卑躬屈膝,不少人直接就不干了。

就在大家苦苦寻找之际,制片人张国军向导演推荐了还是主持人的王刚,虽然王刚从来没有演过戏,但张国军却非常坚定地认为王刚一定能够演好和珅。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4)

1994年年底,就在王刚准备出国主持活动的前一天,他接到了制片人张国军的电话:“王老师,我这儿有一部戏,想请您演和珅。”

王刚以为剧组只是心血来潮随口一问,所以就以要出国演出婉拒了这个请求。

“开什么玩笑?演大贪官还不把我这个主持人的饭碗砸了,而且明天我要出国,确实没时间,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据王刚回忆,他接到邀请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角色可不好演,和珅在清朝可是第一美男子,长得英俊潇洒又有才华。再加上自己已经46岁,不太适合演美男子的角色。

并且和珅还是个大贪官,是个反面角色,而自己一直都是以正面形象出镜,还主持过春晚,因此他对这样的反面人物是有一点抵触的。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5)

然而50多天后,制片人又给他打来了电话:王老师,您回国了吧?我们整个剧组都在等着您呢!

那一刻,王刚突然有点莫名的感动,他转念一想,“我这主持人也没弄出多大的名堂,演和珅万一也是一条路呢?”再加上剧组这边又诚意满满,于是就决定试一试。

没想到当他进入剧组时,其他演员满脸的诧异和不解瞬间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众人一看,是个主持人演和珅,很多人脑门上就写着三个字——他行吗?”

饰演六王爷的老艺术家李丁老爷子直接来了一句:“王刚,你怎么到我们这拨人里来了?你这主持人可是谦谦君子的形象啊,怎么演和珅这么个丑类?”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时间王刚的内心五味杂陈。但他并没有在嘴上较劲,只是默默地琢磨着剧本。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6)

而就在他演了半个月的戏之后,一众演员对他这个“跨界新星”的态度就有了改观,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提防”。

“他们说我抢戏,因为和珅在表演列表中排在第5位,就是一个小反派。”言外之意就是,原定的第5号小反派,却被王刚演成了主角!

之所以会这样,得益于王刚在开拍前做的大量工作,他不仅翻阅了大量清史资料去了解和珅的为官之道,还在空闲时琢磨和珅的人生轨迹,以便演出和珅贪婪、谄媚等性格特点。

一开始,王刚对于出演和珅这个反派形象确实是有抵触心理的,谁不珍惜自己的羽毛呢?但很快他就意识到“既来之则安之”,于是便抛开了顾虑,决定在戏里痛痛快快地做一次坏人。

没想到这样一来反倒让他把和珅的三分狡猾、五分贱气,偶尔的一分英气演绎了出来。特别是“乾隆吐痰”、“徒手接瓜子皮”、“人通狗性之跳”等等那几场戏,无不令观众拍手叫绝。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7)

但更令人叫绝的还是王刚化身杨贵妃的那场戏,且不说那扮相那姿态,就凭他自己唱的那一首《长生殿》就可以碾压很多人,也难怪作为“新手”的王刚能在一众老演员中抢戏。

如果说王刚演出了和珅的精髓,那李保田则演出了刘罗锅的魂。

为了塑造好刘罗锅这个人物,李保田从第一集开始就佝偻着背出场,正常人弯个几分钟背就觉得有点酸了,而李保田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演到了40集。

除了对于细节的把控方面,李保田的演技也是全程在线。在和王刚演酒楼对酒的那场戏时,王刚靠着酒劲儿才把表演带上来,而李保田全程喝的是水,照样演出了醉酒的状态。

如此出色的演技,也让他一举斩获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成了当年的视帝。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8)

1996年,《宰相刘罗锅》一经播出,就创下了收视高峰,最终这部剧不到两个月便收回2000万,这样的丰收盛况于当时的中国电视剧中堪称空前。

另外,这部剧在当年的电视金鹰奖上,还一举斩获了四个奖项。《宰相刘罗锅》拿下了最佳长篇电视剧奖,李保田摘走最佳男主角奖,邓婕获最佳女配角奖,王刚捧得最佳男配角奖。

虽然张国立没有拿到奖,但这部剧也让他在演艺圈一炮而红,随后相继出演了《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让他一步步成为了国内的一线明星。

王刚则成了和珅专业户,在这之后又演了320集的和珅,以至于他的很多粉丝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和大人”。

起初他并不觉得自己像和珅,但是当他看到这张乾隆时期的《万法归一图》时,那个大脑门大眼睛的和珅,已然和自己彻底融为了一体。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9)

《宰相刘罗锅》大火以后,导演张子恩有意开拍续集,没想到张国立和王刚都答应了,可男主演李保田却拒绝了。

起初导演以为他觉得片酬低,就提议说可以给他涨片酬,结果他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钱的事而是剧本的问题,剧本里对角色的刻画并没有第一部中那么饱满。”

在李保田看来,刘罗锅的故事已经讲完了,拍一部不看好的戏只会让观众反感,与其过度消费观众的感情,还不如给观众们留下一些念想。

不仅如此,他还劝说张国立和王刚:“千万不要总出演一个角色,我们做演员的一定要想着突破自己,给观众们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

可是张国立根本听不进去,又找来了王刚和张铁林组成了铁三角,开拍了《铁齿铜牙纪晓岚》。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10)

也就是从这部戏之后,曾经被观众誉为“铁三角”的三人再也没有合作过,后来有人问李保田不合作的原因,他的回答是:“人跟人不一样,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

李保田解释说:“我们没有矛盾,没有谁跟谁不和,这是性格差异,对待事情的态度不一样。”

说到底还是因为原则问题,李保田很重视创作的态度,对待作品非常认真严谨,他不会为了片酬就把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强加给观众。

比如2003年,他因看不惯《钦差大臣》的剧情被注水(原计划拍30集被增加到33集),愤而将投资方北京时代春天影视公司告上法庭,并向其索赔190万元。

他的这个做法让北京时代春天非常不满,于是就联合了十几家影视公司,炮轰李保田说他是“戏霸”,他也因此遭到了十多家影视公司的封杀。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11)

李保田在娱乐圈绝对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他从影30多年,从不接广告,更无暇处理人情世故,导致他得罪了很多人。

之所以是这样的性格,与他前半生艰辛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李保田出生于1946年,自幼便很叛逆,小小年纪就经常逃学。每次逃学他都会跑到戏院门口熬时间,熬到有人退场就拿着人家的票根进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对丑角戏产生了兴趣。

在老师的眼中,李保田就是一位十足的“混世魔王”,但是当他谈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少年时光时却说,自己只是代人受罪的倒霉蛋。

他说小孩子在一起玩耍难免会犯错,而那个时期的自己也是憨憨傻傻的样子,大家总会把责任推到了他的身上,他自己也从来不反驳,一来二去就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12)

有一年冬天李保田又一次犯了错,老师难忍怒火便让他在雪地里罚站,没想到那位老师因为忙碌的工作竟然忘记了他还站在雪地里。

李保田这一站就站到了放学,直到学校里再也没有了人影,他的母亲焦急地找来他才跟随母亲回了家。

对此,他没有一句怨言,但他的父母却忍不下这口气,于是就一纸书信把李保田老师的恶行投诉到了学校。

李保田父母的气是消了,但他也因此遭到了老师的孤立。这样的日子对于李保田而言“无异于蹲监狱”,他硬着头皮读到五年级后决定:打死也不去学校了。

然而,当李保田提出想去唱戏时,却遭到了他父母的反对。他的父亲甚至还放出过狠话:“你如果学唱戏,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13)

即便如此,比较叛逆的李保田还是选择了离家出走,跑到徐州地区梆子剧团学着演起了丑角。而后的3年自然灾害差点让他被饿死,但想要活出一个人样的他依旧不肯回头。

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回过家,他没日没夜地练功,本就吃不饱,加上超量训练,李保田再也坚持不住昏倒住院,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见到了他的父亲。

他父亲满是心疼地看着他,希望他能回家找一份踏实的工作,可他仍旧不肯,以至于父子俩再次不欢而散。

李保田怎么也想不到,这次见面竟然是他和父亲最后的一次见面。他的父亲已是肝癌晚期,不久之后便离世了。

而这件事也成了李保田永远的遗憾,让他愧疚了一辈子,但父亲的离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14)

1978年,32岁的李保田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中戏导演进修班,毕业后他与同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随着儿子李彧的出生,他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于是便开始外出拍戏。

1983年,37岁的李保田在电影《闯江湖》中,扮演丑角艺人张乐天,从此开启了他的演艺道路。

虽然缺钱,但他拍戏一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接烂戏,也不接广告。据李彧回忆,李保田曾推掉过一家酒类的代言,仅仅是代言费就高达2000万。

对此,李保田的解释是:我不喝酒,就不能说那酒好,无论代言费多高,我都不能欺骗观众。

可见,他有自己的坚守也有自己的孤傲,他的人生轨迹像极了刘罗锅的结尾,一人一驴一家仆,远离俗世纷争。而后的回眸一笑,也掺杂了几分通透几分伤感,其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说。

王刚在几部戏里面演过和珅,王刚演活了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15)

2020年,当74岁的李保田走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颁奖典礼时,所有在现场的无论是实力派演员还是顶流明星,全都站了起来为他鼓掌。

这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从1983年拍摄第一部影片直到今天,塑造过大大小小40多个角色。

他拿遍各种奖项却深居简出,从不应酬也从不拍广告。 不拍戏的时候,就躲在自己15平米的屋子里,写写画画,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不为金钱折腰,说的就是李保田。或许,也只有这样的老艺术家,才更值得人们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