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举世瞩目的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发掘出土。当一个巨大的棺椁历经艰难终于被揭开,所有人都震惊了。大家看到存放墓主人遗体的棺木在一个神秘的“井”字形空间正中心。专家分析,这个“井”字有很特殊的意义。它代表了什么呢?一号墓发掘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

千年古墓中的特大铜棺(古墓内惊现神秘)(1)

​1972年春季,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发掘工地现场传来老技工任全生的喊声:“快看!这是白膏泥!”只见他手里抓着一把糯米一样的泥土,十分激动,“有了这个,说明这里埋葬的不是国王也是将相!”任全生所说的“白膏泥”是棺椁外面一层保护泥,如果把棺椁比作蛋黄,白膏泥就是外面的一层蛋壳。“啊——”整个工地都沸腾了。大伙儿开始一铲一铲地清理白膏泥。

千年古墓中的特大铜棺(古墓内惊现神秘)(2)

​按以前的古墓发掘经验来看,白膏泥一般只有几公分厚,但是这座墓其厚度达到了1.3米!“这个墓太大了!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墓!”任全生感叹道。当白膏泥被清理干净,大家梦寐以求的巨大棺椁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经测量,此棺椁安放在距离墓室口16m的深处,长6.67m,宽4.88m,高达2.8m,差不多是一层楼的高度。为了慎重起见,长沙市文保所请来了北京方面的专家,一起开启这个庞然大物。专家们详细研究并指定了开棺方案。由于古时候有地位的人棺材都是两层,里面一层叫“棺”、外面一层叫“椁”,所以专家们认为这件棺椁也应该会是如此。

千年古墓中的特大铜棺(古墓内惊现神秘)(3)

​随着工地总指挥马冰一声:“开——”,众人看到的不是“棺”,而是又一层椁板。“这墓不是一般的大啊!”来自北京的专家白荣生说。当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又打开了二层椁板之后,一个庞大又华丽的空间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是一个呈“井”字形分布的房间,称之为 “房间”绝对不为过,因为这个“椁”占地二十几个平方,高将近三米,完全可以住下一个人,它和人们印象中只睡一具遗体的棺椁完全不同。

千年古墓中的特大铜棺(古墓内惊现神秘)(4)

​在“井”字正中间是存放遗体的“棺”,它光亮如新,刻有鲜明的纹饰,左右两边各有两个体积较大的边箱,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所有人瞠目结舌之后,心里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这个井字形椁室有什么用意?“以前我也只是在史料上看过,实物还是头一次见!”来自北京的专家王振江介绍道,这样的椁室称作“井椁”,据《仪礼管见》记载,“井构者,以椁材两纵两横,间叠而层累之如井字然。”

千年古墓中的特大铜棺(古墓内惊现神秘)(5)

​因为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未灭,在地下继续生活。所以人们把墓穴打造成“地下宫殿 ”,在棺木两旁模仿阳间宫殿建造了四间房屋,即边箱,并放入大量的陪葬品,让死者生活得更好。后来打开棺木后人们发现,墓主人是头朝北脚南,是为生前的面南背北形式,其北边的头箱是墓主人常年居住的地方,可以称之为“正殿”。正殿比其他边箱大近一倍,其布置非常豪华,四周全部围着以丝绸织成的帷幔。“这明显是模拟主人生前居住的场所,”王振江说。据《汉书·货殖传》记载:“富者木土被文锦”。“木土”指房屋的墙壁,“被文锦”指的是在墙上挂以锦绣制成的帷幔,证明汉朝时期贵族家庭多以帷幔作为装饰。

千年古墓中的特大铜棺(古墓内惊现神秘)(6)

​奢华的椁室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大家长时间以来的辛苦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回看这一段时间的发掘历程,许多同志的付出都让人十分感动。有的人疲劳过度晕倒在工地现场;有的带病还坚持工作。正是大家众志成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才换来今天这个巨大的财富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资料:《西汉亡魂》《仪礼管见》《汉书·货殖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