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386年—534年),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386年,拓跋珪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39年,太武帝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改革期间迁都洛阳。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1)

拓跋什翼犍(320年—376年),北魏皇帝先祖。其孙拓跋珪复国即位,追谥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

拓跋寔(?—371年),拓跋珪之父亲。北魏建立后,追尊为献明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北魏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谥号宣武皇帝,庙号烈祖。420年,改谥号为道武皇帝 。491年,改庙号为太祖。385年,建立北魏,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395年,参合陂之战击败后燕,进入燕魏争霸。晚年沉溺酒色,刚愎自用。409年,在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2)

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北魏第二位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长子。409年―423年,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在位期间,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23年,亲征刘宋,夺取刘宋领土三百多里,得胜回朝,此役成为南北朝时期第一次南北战争。在亲征过程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

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北魏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424年―451年在位,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最终统一中国北方。并多次击败柔然,稳定边境。向南击败刘宋,曾一度饮马长江。推行楷式文字,奠定魏碑基础。改革官制,整肃吏治,重视法制建设。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3)

南安王拓跋余(?—452年),北魏第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子。452年即位,在位仅八个月。452年,拓跋余即位称帝。拓跋余没有按照长幼顺序登上皇位,便用钱财收买人心,将国库挥霍一空。不理朝政,在边境告急时,不出兵救助。452年,拓跋余被人趁夜杀死。拓跋余死后,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谥号南安隐王。

拓跋晃(428年—451年),太武帝拓跋焘长子,拓跋濬之父。446年,在太武帝全国灭佛时,产生矛盾。私下保护了很多无辜僧侣。450年,为中常侍宗爱所陷害,忧虑而死。其子拓跋浚称帝后,追尊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4)

文成帝拓跋濬(440年—465年),北魏第五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拓跋晃长子。452年―465年在位,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458年,文成帝御驾亲征,进攻柔然,柔然向北魏投降,文成帝在柔然刻石记下战功,然后班师回朝。

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濬长子。465年—471年在位,谥号献文皇帝,庙号显祖。471年,拓跋弘传位于拓跋宏,专心信佛。472年,御驾亲征,大败柔然。

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后改名为元宏,北魏第七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长子。471年—499年在位,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471年,拓跋宏五岁即位,由冯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亲政后,推行改革。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一系列改革措施带动北魏各个方面的发展,史称“太和改制”,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5)

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第八位皇帝,孝文帝次子。499年—515年在位,谥号宣武皇帝,庙号世宗。在位期间,扩建洛阳城,巩固汉化基础。废除子贵母死制度。在位后期,猜忌忠良至亲,国力逐渐衰败。

孝明帝元诩(510年—528年),北魏第九位皇帝,宣武帝元恪第二个儿子。515年—528年在位,谥号孝明皇帝,庙号肃宗。528年,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外泄,遭到胡太后毒杀。尔朱荣追查孝明帝死因,拥立元子攸为帝,兴兵攻入洛阳,杀死胡太后,史称“河阴之变”。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6)

元姑娘(528年—?),北魏公主,被其祖母胡太后充做皇子拥立为帝,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元姑娘即位当天,改立元钊为帝。此后下落不明。

元钊(526年—528年),北魏第十一位皇帝,孝文帝元宏曾孙。在胡太后拥立下,元钊即位称帝。528年,尔朱荣制造“河阴之变”,将元钊沉入黄河淹死。

元勰(473年—508年),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孝文帝元宏之弟。其子元子攸称帝后,追谥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

元劭(?—528年),字子讷,孝庄帝元子攸同母兄。遇害于河阴之变,其弟元子攸称帝后,追封为孝宣皇帝。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7)

孝庄帝元子攸(507年—531年),北魏第十二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528年—530年在位,谥号孝庄皇帝,庙号敬宗。530年,诱杀权臣尔朱荣,后尔朱兆攻破洛阳,掳元子攸北上,勒死于佛寺。

长广王元晔(509年—532年),北魏第十三位皇帝,景穆帝拓跋晃曾孙。530年—531年在位,在位仅117天。530年,尔朱荣被孝庄帝杀死后,在尔朱世隆拥立下,元晔即位称帝,成为傀儡皇帝

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北魏第十三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531年―532年在位,在位一年。532年,被高欢废黜,其后毒死,谥号节闵帝。

北魏历代皇帝年龄列表(南北朝时北魏历代帝王)(8)

元朗(513年—532年),北魏第十四位皇帝,景穆帝拓跋晃玄孙。531年,在高欢拥立下称帝。532年,让位于孝武帝元修,然后被杀。史称后废帝。在位一年。

元怀(488年—517年),孝文帝第五子,元恪同母弟弟。孝武帝即位后,追尊为武穆皇帝。

孝武帝元修(510年—535年),北魏末代皇帝,孝文帝的孙子。532年—535年在位。532年,在高欢拥戴下,登基为帝。534年,不满高欢专权,投奔宇文泰。535年,被宇文泰杀害。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