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mber to look up at the stars and not down at your feet. Try to make sense of what you see and wonder about what makes the universe exist. Be curious !

英国当地时间3月14日凌晨3时46分,据英国天空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岁。

这一消息已经得到霍金家人确认。霍金的子女致《卫报》的声明中写道:

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霍金是什么时候去世的(霍金的去世)(1)

​01

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但比起霍金的科学造诣,更令大家熟知的,应该是他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在21岁时,他不幸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唯一能动的只有两只眼睛和三根手指。医生断言,他最多还有两年的生命。

43岁那年,因肺炎的侵蚀,他慢慢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动特制眼镜的按钮,操作发声器“讲话”。

霍金的身体被禁锢了,但他的思想却慢慢升起,身体上的残障,却从来没有阻止过科研的脚步。

他说:在我 21 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他开始专注研究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出版《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解释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学理论,诉说宇宙起源,《时间简史》更是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万册。

有人说,一个伟大的灵魂的高贵之处,从来不仅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是在他身上绽放的生命的魅力。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霍金身上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身上乐观的心态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鼓舞了全世界。

霍金是什么时候去世的(霍金的去世)(2)

​02

一位著名摄影师曾公开分享过关于霍金的一个故事,他去采访霍金时,当时霍金的状态就已经非常不好,眼皮一直睁不开的状态,他的围巾下面全是针眼,每天都需要注射多次针剂,以维持眼睛下面仅有的一小块活跃肌肉活跃。就连这仅有的一小块肌肉,也在慢慢萎缩中。

摄影师拍完之后,还是犹豫地问了霍金一个问题:

“您能不能再给我一个词,表明一下您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

他的护士说:“对不起,摄影师先生,霍金先生已经很累了,他恐怕完成不了了。另外,他眼睛下面的肌肉也在萎缩,最近经常出错,可能他也做不到。”

摄影师正在收拾东西想走的时候,突然听见屏幕上光标的声音,他和护士都停下来看,看到霍金靠眼睛下面那一小块肌肉指挥的光标在移动,他无比艰难无比缓慢地敲出了3个字母:W——o——w。

“霍金对这个世界发出的声音,是惊叹。”

就是这样一个全身都无法行动的人,内心中对于整个宇宙的感觉竟然是惊叹。

“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他对于这个世界,依然像一个孩童般热爱。他的内心自由而安宁。

生活对他过于残忍,但他却报以微笑。当用他能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敲下了这段著名的文字,他就注定是永恒的: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是什么时候去世的(霍金的去世)(3)

霍金是什么时候去世的(霍金的去世)(4)

​03

而正是这样一位研究着我们普通人“看不懂”的知识的科学家,却一点也不高冷。

2007年,霍金为了激起人们对太空飞行的兴趣以及展现残疾人士的潜能,他亲自参与了零引力飞行实验,还参加了2014年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呼吁人们关爱渐冻人(当然霍金本人是没有被冰水浇的,代替他的是他的孩子)。

两年前,霍金启用了新浪微博账号,中国网友迎来了这位宇宙无敌大咖级别的微博好友。两年间共发布了20条微博,最后一条微博是霍金生前回复中国年轻人王俊凯请教的一个关于宇宙的好奇问题。

在回应的视频中,霍金也给予了回应,并对中国年轻人对未来的好奇心表示赞扬。

他说道:“我很高兴就王俊凯提出得优秀的问题做出视频回应。他的提问让我看到了中国年轻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心。我希望,当你们追求科学以及其他创意时,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续下去。”

“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这是他用一生去践行,也是留给世界的最经典的人生格言。

2018年3月14日,霍金走了,曾经仰望星空的人也成了星空。

网友评论,一个强大的灵魂,被封印在一副萎缩的皮囊中几十载,如此,也算是解脱了。

我们相信,他只是离开了禁锢躯体的轮椅,回到浩瀚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