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商业保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已经有社保了还要商保干什么,今天就来浅谈一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商业保险有什么作用 商业保险到底有什么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商业保险有什么作用? 商业保险到底有什么用

商业保险有什么作用 商业保险到底有什么用

提起商业保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已经有社保了还要商保干什么,今天就来浅谈一二。


社保vs商保

社保大家都不陌生,其中的“五险”包括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保覆盖了因工伤亡、职业病等,被辞退后的失业补助,生育误工等补助,住院医疗报销、基础养老金。

社保是国家对于社会大众的基本保障,如果我们生活中因为某些原因出现财务困境,社保的作用就是提供基本的生存,如果要提高生活质量,就需要增加商保来实现。

社保好比是保暖内衣,天再冷也比没有强;如果我们有一定的资本,就需要通过商保来给未来的自己添一件羽绒服以度过寒冬。

所以说,商保是社保的补充与升级。


商保能做什么

在接触保险之前,我一直认为保险就是报销医药费的,但想到自己有医保,自然也就对于买保险不屑一顾。

后来家人生病住院,大夫在手术前找我签字,就问病人有没有保险,不用猜想,同一个病房内的病人都是没有的,毕竟当时病房内大家都是人生第一次住院,此前从未想过自己还会躺在病床上。大夫也是用心,提前说接下来大概需要多少费用,用哪些药品、器材不能通过医保报销,需要换成其他药品、器材来替代,回想当时真的恨不得之前多了解一下保险相关知识。

再后来,病房内相邻床位你来我去换了好几次人,遇到一天到晚吵吵闹闹的特别惹人心烦,何况养病也需要良好的心态,可是没有单间住能有什么办法。

自从接触保险,我发现保险其实并不仅仅可以看病报销,还可以安排住院病房、专家等多方面问题。

长话短说,接下来就随我走马观花吧~

1.意外险

意外险,毫无疑问就是管意外导致受伤、残疾、或者身故的保险。

意外险是最便宜的险种:一般都是一两百一年,而且不限年龄、是否健康意外险是最推荐的险种:谁能没有个小磕小碰、三长两短,万一遇上就能得到赔付,没遇上也就是损失百来块而已

如果是因意外住院,会涉及到住院医疗费用,这部分可以使用意外险来报销,而且一般是没有免赔额的,相当于不用自己花钱了,当然报销多少还得看自己具体买的意外险条款约定。

如果是因意外导致残疾,目前所有保险公司都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将残疾划分为十个等级,比如瘫痪就是最严重的一级伤残。在发生理赔时,保险公司需要先确定残疾程度,然后按照残疾比例赔付,相当于残疾越严重就赔得越多。

如果是因意外导致身故,那肯定是按照最高标准赔付了,比如买的100万意外险,一般就是直接赔付100万了。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过马路被车撞了才赔,即使吃饭咬破嘴了也可以得到赔付,不过这种小事目前只有部分意外险是包含的,需要根据具体保险合同来看。

很多人意外险理赔不顺利,关键在于“意外”二字的判断!

商业保险中,“意外”应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的、非本意的。简言之,就是因外界因素导致的人身损失,并且是突然发生的情况,也不是疾病引发的,也不是自己主观因素故意造成的。

这里需要留意一下,“猝死”不属于意外,一般认为猝死是由于身体有一些潜在疾病,并且经长期发展导致突然死亡,不满足“非疾病的”这一条,所以不算意外。

当然,自杀也是不赔的,所以通过自杀来让家人获得意外险理赔是白白送命哦!

随着这两年疫情久久挥之不去,个别意外险开始覆盖新冠相关赔付。包括新冠隔离赔付、新冠确诊赔付等,费用也是相当低,合计一个月不到十块钱,中高风险区域的伙伴默认无法购买。

2.寿险

寿险,顾名思义就是与寿命有关系的保险,一般就是指全残/身故后赔付的保险。

寿险是最难以启齿的险种:大多国人比较忌讳随口谈生死,所以销售人员一般很少会主动销售寿险寿险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险种:很多人都知道重疾险需要附加身故责任,却不清楚寿险在这方面更划算

很多人谈死色变、讳莫如深,其实生死也就一霎那,我们都期待长命百岁,但是活得再久也难免一死不是?更何况现在意外满天飞、疾病随时来,我们希望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身上,但也不能幻想绝无可能。

当我们现在依然健康,就可以更加理性地思考一下:万一哪天自己不在了,要不要给家人留一笔钱?

平时说的寿险包括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

定期寿险:

比如30岁男性投保,可以选择保20年、30年、至60岁、至70岁、至80岁等保障期限,如果在保障期内发生全残/死亡则可以得到赔付,赔付金额给到受益人。

定期寿险的杠杆非常高,比如30岁男性,每年保费700多块,就可以撬动近100万的身故保险金。

定期寿险是消费型保险,也就是如果在约定期限内没有发生全残/身故,那么相当于以前的保费白交了,保单自此作废。

定期寿险尤其适合身负财务责任的人群,包括初入职场者、家庭支柱、有各种贷款等,一旦发生不测,定期寿险的保险金也能让家人暂时渡过难关,而不至于一下子陷入财务危机。

终身寿险:

就是投保后可以保一辈子,人固有一死,所以保险公司最后肯定要给钱到受益人的。

受益人:投保寿险的时候一般需要指定,默认在父母、配偶、子女里面选择一位或几位,如果是多位受益人则需要约定每一位最后能得到多少保险金,保单生效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受益人指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家人争夺遗产打官司的情况。

终身寿险分为两种:定额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险。

定额终身寿险:比如每年交费1万,连续交n年,保额150万。那么不管哪一年发生全残/身故,不论n年有没有交够,都能够得到150万赔付。

增额终身寿险:比如每年交费1万,连续交n年。发生全残/身故后赔多少,要看这个保单目前买了几年,时间越久赔得越多,相当于一种有利息的储蓄,如果保单持有超过30年,那么保额将会十年翻一番,八年翻一番,五年翻一番... ...现金价值可以随时取出、贷款,灵活性非常高。

传统终身寿险每年保费比较高,比较适合有一定资本的人群,既可以起到财富传承,还能有身故/全残的保障。

增额终身寿险目前比较火,兼具保障、储蓄的双重优势,而且0岁小孩就可以作为被保险人,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投保,在孩子上学、结婚、创业、养老等各阶段只要有需求就可以随时取出一些来用,留在保单账户的钱还可以继续升值增额,毕竟时间越久保额就越高。

3.医疗险

医疗险很简单,就是看病报销,至于报销多少需要看买的什么保险,普遍都是买一年保一年(按投保后365天算),第二年就需要重新投保,如果没有用到就相当于白交了保费。

就覆盖范围来说:医保<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

在已有医保的前提下,一般建议选择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以便在发生疾病大额开支时得到最大的保障。

普通大众建议选择百万医疗险即可;如果要追求品质就诊和体验感,可以选择中端医疗险;对于有一定资产的人群建议高端医疗险,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医疗资源等方面得到最完善的配置。

医保的特点:

a.全民参与,男女老幼皆可

b.保费很低,不过现在是逐年上涨,新农合刚开始几十块一年,现在两三百块了

c.仅限公立医院普通部住院花费的报销

d.住院报销受限于医保目录,各地报销政策不一样

e.医保报销有以下特征:

起付线:有规定最低标准,如果花费太少没有达到标准就不会报销封顶线:有规定最高标准,如果花费太多则超过标准的部分不会报销自付部分:有规定自付比例,不论怎么报销都需要自己按比例承担一部分费用自费部分:一些特效药、检查费等不会报销

百万医疗险的特点:

a.用来补充医保报销的不足

b.保费较低,根据年龄等因素价格100~2000不等

c.仅限公立医院普通部住院、特殊情况门急诊花费的报销

d.对于医院外的自费药依然无能为力

e.有1万的免赔额,也就是不管怎么报销都会留有1万需要自己支付

f.报销额度很高,一般都可以报销100万以上

g.投保需要健康告知,不支持带病投保,有既往症可能会被拒保/除外承保

中端医疗险的特点:

a.用药不受医保限制/医院审核

b.国内上市的院外购药也可报销

c.适用于国内公立医院普通部/特需(国际)部

d.拥有国内最好的医疗资源

e.快速就诊,享受vip就医环境

f.包含住院花费、特殊情况门急诊花费、住院津贴、检查费、膳食费、陪床费等多项

g.保费较高,根据年龄等因素价格800~6000不等

h.投保需要健康告知,不支持带病投保,有既往症可能会被拒保/除外承保

高端医疗险的特点:

a.覆盖地域极广,囊括全球/全球除美/亚洲/大中华/国内公立特需 私立 昂贵医院

b.可选择涵盖门诊/体检/孕产/齿科/眼科等专项医疗

c.保险公司直付,无需自己支出

d.可报销全球最新的药品

e.拥有最顶尖的医疗资源

f.可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

g.保额可达1000万及以上

h.保费很高,根据年龄等因素价格3千~30万不等

i.投保需要健康告知,不支持带病投保,有既往症可能会被拒保/除外承保

4.重疾险

重疾险,就是发生大病后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直接给一笔钱,用于接下来的治疗费、营养费、营养费、收入损失等。

重疾险赔付方式有三种:

确诊即赔:比如癌症类,有医院检查结果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术后赔付:比如心脏瓣膜手术,需要实施疾病约定的手术即可申请赔付状态赔付:比如脑中风后遗症,当某种症状维持了几个月(具体按合同约定时间)就可以申请赔付

重疾险是医疗险的补充,所以最好先配置医疗险,然后考虑重疾险。

重疾险包含前症、轻症、中症、重症几大类,总共覆盖百余种疾病。

前症:尚未普及,目前只有少部分重疾险有包含,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肺结节等均属此类,赔付比例是保额的15%~20%轻症:主流重疾险的赔付比例一般是保额的30%左右,不同疾病可以累计赔付3~6次,比如甲状腺癌等近40种疾病中症:严重程度介于轻症和中症之间的疾病,各保险公司对于中症病种没有统一标准,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重疾险里面有可能是轻症也有可能是中症,不同疾病可以累计赔付2~5次,赔付比例一般是保额的50%~60%左右重症:国家银保监会目前规定统一标准是必须包括28种重大疾病,此外各保险公司也有附加多种重大疾病,所以很容易见到类似包含100种、120种、180种重大疾病的宣传;各保险公司赔付标准不同,优质重疾险重症可赔付2~3次且不分组,60岁/50岁前生病可额外赔付150%~200%的保额

重疾险保单合同厚达七八十页,大部分是对于各种疾病的解释,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的确看起来很费劲,这也是很多人不看合同仅凭销售人员一张嘴就投保,结果慢慢发现“并不划算”等情况。

不论怎样,白纸黑字的保险合同始终是根本,知己知彼,方能出险必赔!

重疾险一般都有15天左右的犹豫期,也就是投保重疾险后的15天内都是可以无理由退保的,退全款无损失。

强烈建议购买后花时间看下合同,很多人潜意识中对保险的不信任都是人云亦云,买保险不看合同,发生理赔就傻眼了。

5.年金险

年金,就是每年都有保险金。

年金险,是一种强制储蓄,每一年都用一部分钱交保费,等到合同约定的时间,每一年都可以领出一些钱。

年金险每年交多少是固定的,每年领多少也是提前在合同中约定不变的。

比如50岁男性,每年10万,连交10年。60岁开始每年领取6万9,可以领一辈子。

年金险目前在市面上名目繁多,不论怎么变化,本质都是前几年存钱,后几年零钱。

教育金:趁小孩12岁以前每年存钱,等孩子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期间都可以每年领取保险金创业金:孩子小的时候买的保险,等孩子25岁以后可以领取保险金婚嫁金:孩子小的时候买的保险,等孩子结婚(或合同约定年龄)领取保险金养老金:退休后可以每年/每月领取保险金

年金险的特点:

a.按合同约定,投保人连续几年以固定的金额交费,相当于强制储蓄,养成存钱习惯

b.按合同约定,被保险人连续几年以固定的金额领钱,相当于发工资,细水长流避免大额开支

c.按合同约定,受益人在被保险人身故后可以领取身故赔偿金,确保买保险“不亏”

e.投保人可以在需要用钱的时候采用保单借款方式应急,按时还款则不影响原保单各项利益

d.投保人可以通过指定受益人及分配比例的方式,避免资产传承等潜在问题

e.在合理设置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情况下,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资产隔离作用

f.如果要搭配万能账户提升收益,一定留意保底利率,以免入坑

g.目前国家规定复利(IRR)上限3.5%,所以超过规定的保险产品谨慎选择

h.部分年金险有附加功能,比如养老社区入住权等

i.近日银保监会对互联网保险产品有了一次大的调整,尤其年金险这种将会更加规范,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利无害


综述

看到这里,目前主流的一些保险就已经说完了,以上只做初步概括,具体挑选还得因人而异。

配置保险的顺序:优先配置医疗险、意外险,酌情选择重疾险、寿险,有余粮可以投保年金险。

还是老话,先给大人投保,然后给老人、小孩投保,毕竟经济支柱倒下了家庭也就散架了。

因医疗险、重疾险有比较严格的健康告知环节,如“三高”、肥胖等人群可能会被拒保/除外/延期,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可以投保防癌医疗险、防癌险作为替代,毕竟恶性肿瘤是目前所有大病里面最为普遍的。

最后

买保险要货比,多找几家保险公司才能优中选优,理赔好才是真的好。

买保险要趁早,临时抱佛脚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好比病床上想买医疗险,退休了想买养老险。

买保险看需求,不是所有保险都适合自己,买一大堆结果用到的时候全都不管用就很尴尬。

买保险看合同,任何保险说的天花乱坠也逃不出保险合同的约定,白纸黑字才是最可靠的。


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有任何错误欢迎随时指正,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