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强调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

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在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

有一条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为主体的“红廊”

座落于校区中心湖西侧

紧靠图书馆、行政中心和景观中心

环境优美

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

一项重点文化景观建设项目

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

学校的历史文化

明天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明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

这样特别的日子

让我们一起领略“红廊”的风采!

前 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主政浙江期间致浙江工业大学建校五十周年贺信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的重要指示,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涵养大学文脉,谱写育人华章,学校决定建设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主体的文化长廊,激励师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

“红廊”项目设计、论证、建设历时9个月,整体采用不锈钢立式造型,综合运用了古铜微雕、文字凹刻、UV印等方式,以莫干山校区中心湖景观廊道为依托,以入口为中轴线形成左右分布。左侧集中展示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特区精神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红色为主色、棕色为辅助色,体现了百年党史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右侧主要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包括学脉渊源、奋斗历程和学校精神表述语系统等内容,以工大的标准色蓝色系为主色调配合灰色和白色辅助色彩,整体成书卷造型,形似一本本多角度、立体化的校史“教科书”。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3)

“红廊”的视觉效果、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整体感受庄重典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廊”项目落成以来,师生们行走廊间,一边领略中心湖怡人的风光,一边学习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和校史文化。“红廊”项目将成为校内“红色文化”打卡点,思政教育新地标。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4)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5)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6)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红廊”展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要包括:

1、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2、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3、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4、伟大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5、遵义会议精神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

6、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7、西柏坡精神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一致的精神。

8、红岩精神

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

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

9、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0、“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11、特区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12、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13、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14、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15、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

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浙江精神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秉持浙江精神的新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7)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8)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9)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0)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1)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2)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3)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4)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5)

学校精神表述语系统

校训:厚德健行

“厚德健行”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校训。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君子当以广厚之德,容载万物,成就事业;以刚毅坚卓,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厚德健行”勉励师生品德高尚,为人做事,襟怀坦荡;知行合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力争在品行与事业两个方面都臻于最高境界。

教风:敬业奉献

1996年开展教风征集活动,经过校内外专家的研讨论证,最后确定“敬业奉献”为教风。

学风:取精用弘

1995年上半年,校团委、学生会在校内组织开展征集学风活动,最后确定“取精用弘”为学风,强调治学过程中要甘于淡泊,注重积累,臻于大成。

工大精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

办学特色: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

办学宗旨: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

前史溯源中的学校精神:

1.诚朴:清朝末年,浙江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成立。学校强调“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办学方针是强调“手脑并用”。校训“诚朴”,以教育学生诚以为人,朴以求真,要求学生戒欺、戒妄、戒虚、戒浮、戒骄、戒奢、戒惰。

2.琢磨道德:我校办学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官立中等工业学堂。1918年2月,时教育部视学报告称学校(当时更名为“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组织完美,成效卓著”,特奖“琢磨道德”匾额一方;校长许炳堃授三等嘉禾勋章。

3.勤朴: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校训,学校要求学生精业于勤、发奋为雄、循规蹈矩,为神州建功。

4.敦品励学:20世纪40年代,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强调以“敦品励学”培养学生勤劳习惯与服务精神,强调公民道德、公平正直、团结耐劳、勇敢守法和全面发展。

5.勤慎诚毅:我校前身之一——杭州市私立大陆高级测量科职业学校的校风。该校在办学中强调“求实从严”。这是根据测绘工作的特点提出来的,希望学生做人、做事都应真实、诚实,严格、严谨。

6.乐育菁莪: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推崇“乐育菁莪”的校园文化。出自《诗·小雅·菁菁者莪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学校历史溯源图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6)

一、前史溯源

1.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源于清末创建的浙江省最早的一所官立工业学校——浙江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是浙江工业教育的先驱。学校的发展过程历经变迁,经历了创办时期、附设与代办时期、浙西高工时期、复校时期和解放初期五个发展阶段。

2.杭州私立大陆高级测量科职业学校

杭州市私立大陆高级测量科职业学校是旧中国唯一的一所私立公助的测量科职业学校,源于1928 年创办的浙江测量讲习所。1934年浙江省教育厅令“改所为校”。1950 年 2 月并入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3.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浙江省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宁波高工)创建于 1912年,经历了宁属公立、宁波市立、鄞县县立、浙江省立四个发展时期。学校成立时校名为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是国内早期开办的工业学校之一。

4.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

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是浙东南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源于浙南机械工业先驱李毓蒙先生1942年创办的私立毓蒙工业职业中学。1953年,温州工业学校化工科加盟杭州化工学校(机械科在原址),成为杭州化工学校温州分校;1954年,温州分校并入杭州化学工业学校。

5.浙江工业干部学校/杭州工业学校

浙江工业干部学校成立于1950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当时生产建设的需要,集中全省工业教育优质办学资源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一所省属多科性中等工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是浙江工业干部学校再调整中诞生的,两校前后历时3年半。

6.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46年,创办之初的校名为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1953年8月,该校化工科调整到杭州,共同组建杭州化学工业学校。

二、校史沿革

1.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时期(1953 年 6 月—1958 年 6 月)

1953年6月,中央重工业部根据政务院“必须对中等技术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整顿和发展”的精神,决定将温州工业学校、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科、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化工科合并,并选址于杭州市建立杭州化学工业学校。

2.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时期(1958年6月——1960年8月)

1958年6月起,学校归属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浙江省重工业厅决定杭州化工学校增设大学专修科,当年招收专科生,并决定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更名为浙江化工专科学校。

3.浙江化工学院时期(1960 年 2 月——1980 年 10 月)

1960年,为了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浙江省委决定将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与衢州化工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浙江化工学院,校名一度为乌溪江化工学院,学校从此跨入本科院校行列。在 1960—1965 年的五年中,浙江化工学院经历了“五年三迁”。

4.浙江工学院时期(1978年12月-1993年11月)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同意设立浙江工学院。为加速浙江工学院的建设,198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同意将浙江化工学院并入浙江工学院,并作为浙江工学院的建校基础。

5.浙江工业大学(1993年12月——)

199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为发展浙江工业教育,台湾实业家张子良先生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以浙江工学院为基础建设浙江工业大学的协议书。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12月3日隆重举办更名仪式。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9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起,浙江工业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7)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8)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19)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0)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1)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2)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3)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4)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5)

学生感悟

化学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 高艺航

学习历史,增加信任,保持信念,守护初心。一条红色长廊,一条传承之路。一块块学习展板,展现出党的光辉历程,丰富了红色精神教育的学习形式。行走在长廊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思想和心灵得到了进一步洗礼和净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主动担当作为,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生物工程学院2021级研究生 谢琳

作为一名新生,红廊这种浸润式的校史校情教育体验感非常好。

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2020级本科生 林灵唱

“红廊”承载着向校内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任务,应运而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红廊”通过诠释中国精神,书写校史校训,进行学风熏陶与精神渲染,引导我们奋进向上,成为时代的开拓者、前行者。此外,在忙碌与努力的生活中,我们也有机会“偷闲”看云卷云舒,静心迎接一片怡然天地。

环境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尉鉴

“红色长廊坐落于图书馆门口的荷花池,很好地将美景与历史融合起来。经常,我在图书馆中学习久了感到疲惫,我会到红色长廊中逛逛,在美景与历史中,感悟精神,滋润心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 陈忆蕊

“红廊”时刻提醒我,作为一名新时代新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的担当与责任。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研究生 彭行健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经历了四季的雨露霜雪,经历了一年的戴月披星,满载精神与历史的红色长廊携满园春色如约而至,梯山航海正当时。滚滚历史长河中,收获了许许多多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奋斗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工大人,红色长廊用这种方式让我们不断重温经典,继续努力下去!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6)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7)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图片 / 全媒体中心 方俊兰 党委宣传部 冯凯琦 生物工程学院

推送 / 全媒体中心 刘修齐

编辑 / 全媒体中心 童杰

投稿邮箱 / officialzjut@163.com

工大校徽(浙工大文化新地标)(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