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小猪佩奇帮你看待孩子成长第二集,这期来聊聊乔治的恐龙。
乔治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一只恐龙。它每时每刻都和乔治在一起,吃饭,睡觉,甚至洗澡。
很多爸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也有这样的情况,非常迷恋、依赖某一个物品,有时候会很担心,这会不会是传说中的“恋物癖”?
《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莱纳斯感觉不到它,会慌张,会不安,当它不在,会寻求它的替代品,却还是只依赖它,它不美却配得上各种赞美,是信任,是温暖,是不离不弃,陪伴你的灵魂,被强行要求戒掉毛毯的时候,出现伤心、无助、夜不能寐、甚至不能思考的情况。
《我家那闺女》,《奔跑吧兄弟》已经24岁的傅园慧一直随身带着一条红色带子,他们管它叫摸摸。那也是她安全感的来源。
你的孩子离恋物癖还很远。
根据DSM-Ⅳ的诊断标准, 要诊断恋物症, 必须具备三条标准:
(1) 至少6个月以来, 反复多次以非生物物体 (例如女性的内衣) 来激起性幻想、性迫切愿望、或行为。
(2) 这种幻想、愿望、或行为, 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 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3) 恋物癖所用物体并不仅限于易装 (如异性装癖) 用的女性服装, 也不是作外生殖器刺激的器具。
解读一下就是这个概念是和sex密切相关的。
强行戒掉的行为相当于直接把孩子的“安全感”抢走,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啊,这些都属于依恋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恋物”,只是在行为表达的方式上各不相同。幼儿心理学上把孩子们依恋的物品称为“transitional object(过渡性客体)”,更为日常的说法是“ lovey ”或“comfort object”(安抚物/慰藉物)。
一般在宝宝6个月至3岁之间出现,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 会进入【依恋对象单一化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明确对主要照顾他(她)的亲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情绪,通常这个对象主要是妈妈,或者照顾宝宝的奶奶。
宝宝通常会全天候的黏着这个看护人,一旦看护人离开,宝宝往往会表现得很焦虑,大哭大闹,以为自己被看护人抛弃了。
同样的物品,孩子只喜欢从小一直在自己身边的那一个。即使破了,坏了,甚至残缺不全了孩子也会执着的喜欢,舍不得丢弃。通常,用新的、一模一样的跟他换,他都不会同意。
“恋物”行为产生的时候,意味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慢慢开始自己的第一次独立了,其实孩子使用“过渡性客体”是正常的心理行为,开始独立的孩子提供安全感,甚至是借助外在的力量来认识自己。
就像乔治吃饭打了很响亮的一个嗝,猪妈妈温柔的问,是谁打的嗝呀?
乔治害羞的回答,恐龙~~~~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依恋物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但弥补了母亲的缺席,而且可以使儿童学会如何在难以应付的环境中自我安慰。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恋物”行为不用多加干涉,这种替代性行为是暂时的,当宝宝习惯新的生活模式后,对世界产生信任,心理成熟度增高,恋物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如果强行夺走宝宝的依恋物宝宝还会非常焦虑,他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抢走他的安全感,会产生对世界的警戒心,更不利于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强行地分离宝宝和他的依恋物,顺其自然,家长们只要注意依恋物的卫生情况就好。
看看为了乔治的健康成长,猪爸爸猪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悦纳孩子的依恋的物品,把它当做孩子生活的正常一部分;找不到恐龙,乔治感觉惊慌,他们帮忙去寻找,抚平孩子的焦虑;乔治带着恐龙去幼儿园,画着恐龙的图画,老师朋友们夸他真棒。
我们都可以想象到,在一个充满爱和鼓励的环境长大下的孩子认识自我的主客体关系又怎在话下呢?
再来看傅园慧她的家庭坚定的相信她,并且重复的告诉他: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天才!这些语言已经融入进他们生活,在傅园慧在游泳队刻苦训练,这个摸摸给她勇气和慰藉,温暖的关怀在身边,造就了一位坚韧不拔的游泳健将。
如果恋物情况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爸爸妈妈们可以采取几种措施:
一:多抱抱他,亲亲他,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淡化宝宝对某件物品的依恋,可以给宝宝重新购买相似的物品,有意识而又不露声色地增加新物品的使用频率,逐渐地就能替换下宝宝曾经依赖的物品。
三:多让孩子和小伙伴们玩耍。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让宝宝从“恋物”的注意中转移出来。。当宝宝体验到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乐趣后,可以渐渐减少对依恋物的依赖。
想想那个辣妈会嫌弃自己的包包口红多,哪个爸爸又不是缺少了一双球鞋和一副键盘呢~
妈妈爸爸要理解孩子成长的状态,你放松了,也就好了,要相信小小的身体的未来对世界的创造有着大大的可能。
爱你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