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播出,着实地传扬了国粹京剧,又让阿昆想起了当年张国荣的《霸王别姬》,有着程蝶衣的影子,“不疯魔,不成活”的那个小六子。戏曲行当是出了名的苦,唱戏的练苦功、练童子功,一点儿也不亚于郭德纲的“德云社”的弟子们的练功。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剧中主角儿商细蕊,历史上并无此人,但是剧中,他是未来的梨园大拿,是北平梨园之王。虽然是电视剧,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在现实中,确实还有些梨园名角儿的影子。

京剧旦角化妆用头面的种类(透过鬓边不是海棠红主角儿商细蕊)(1)

商细蕊,本姓杨,民国八年得水云楼班主商菊贞赏识,更名姓,细者,小也,名为商细蕊。商细蕊于民国二十二年入北平,不断地钻研戏曲,在剧中,我们看到他有一个嗜好,那就是登台前,必吃一个大肘子,吃完肘子之后,上装默戏。当时的京戏名角儿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嗜好,也不足奇。可奇就奇在, 这个嗜好在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大师具备,这就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程派开山鼻祖。

京剧旦角化妆用头面的种类(透过鬓边不是海棠红主角儿商细蕊)(2)

清末民初时期的北平,可谓是名家云集。

同光十三绝: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京剧旦角化妆用头面的种类(透过鬓边不是海棠红主角儿商细蕊)(3)

四大须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四大须生: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商细蕊,以旦角为引,立足北平,那么单就说旦角传承至今的流派有:

正旦

王派:以王瑶卿为代表,代表剧目有《辛安驿》、《十三妹》。

梅派(花衫):以梅兰芳为代表,主要传人:言慧珠、梅葆玖、杜近芳等。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

京剧旦角化妆用头面的种类(透过鬓边不是海棠红主角儿商细蕊)(4)

程派(青衣):以程砚秋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新艳秋、王吟秋、李世济、赵荣琛、李蔷华,再传弟子有张火丁、刘桂娟等。代表剧目有《锁麟囊》、《荒山泪》、《六月雪》、《亡蜀鉴》、《马昭仪》、《女儿冢》、《青霜剑》、《碧玉簪》、《春闺梦》等。

尚派(刀马旦):以尚小云为代表,主要传人:尚长麟、吴素秋、杨荣环等。代表剧目有双阳公主、三娘教子、祭塔、昭君出塞、南天门、秋胡戏妻、二进宫、花蕊夫人、峨嵋剑等。

张派:以张君秋为代表,代表剧目有《望江亭》、《诗文会》、《楚宫恨》、《秦香莲》等。

花旦(小旦)

荀派:以荀慧生为代表,主要传人有:童芷苓、孙毓敏、宋长荣等。代表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花田错》、 《辛安驿》、《十三妹》等。

京剧旦角化妆用头面的种类(透过鬓边不是海棠红主角儿商细蕊)(5)

筱派:以筱翠花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毛世来、陈永玲、崔熹云、李丹林等。代表剧目有《翠屏山》《坐楼杀惜》《活捉张三郎》《红梅阁》《阴阳河》《战宛城》《大劈棺》《荷珠配》《一匹布》《马思远开茶馆》等。

老旦

龚派:以龚云甫为代表,代表剧目有 《金龟记》、《遇皇后:打龙袍》、《游六殿》等。

多派:以李多奎为代表,代表剧目有《望儿楼》、《遇后 龙袍》、《钓金龟》等。

京剧旦角化妆用头面的种类(透过鬓边不是海棠红主角儿商细蕊)(6)

剧中,商细蕊的嗜好如同程砚秋大师一般,但是,其改戏的剧情,又有点儿像梅兰芳大师的做派。

一代宗师,梨园之王。商细蕊,或许就是民国时期梨园大师的集合体,以剧中角色再次宣扬了国粹京剧的光耀历程,再次显现了京剧大师们的峥嵘岁月,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京剧活着,大师活着,民族艺术就活着。

自今日起,和大家一起看热剧《鬓边不是海棠红》,聊聊梨园行里的那些事儿,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