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蔚蓝。

前几天找代购买了六条Burberry的围巾,我妈站在一旁问我买这么多围巾是不是用来上吊。也许你们不知道,我虽犀利,但我们家老太太却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击毙……

除了Burberry的衣服饰品,还有很多品牌都是我十分钟意的,比如Maxmara的大衣,比如Valentino和Dior的连衣裙,比如Manolo Blahnik的高跟鞋等等(我不能罗列太多,罗列的越多,我怀疑我掉粉的速度越快)。我微信上的各国代购和买手大约有三十多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长期有交易往来的其实也就六七个,因为频繁的交易,他们掌握我的喜好以及尺寸,有合适的新品也会第一时间推送给我。

信息平台的崛起,购物已经不局限于逛商场这么单一。当然,淘宝是个例外,除了假货泛滥,还有各种以次充好,在追求品质的基础上,我并不推荐。买手和代购也是需要去甄别的,并不是每一个自称买手和代购的人都是合格的买手和代购。

关于买手和代购的区别,大约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个问题交由我们家田蔚美女来为大家详细解答,在这个基础上,将来也会作为一系列专栏来写作。

国内时尚买手(关于时尚什么是买手)(1)

图为田蔚在自己的买手工作室Wei's Collection

田蔚答关于买手之分类:

买手是分类型的。大致分为产品型买手,品牌零售买手,集合店买手。

其中,产品型买手除了采买,最大的特点是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中,和设计师一起设计产品。他们需要很了解流行趋势,在市场上买回样衣给到设计师,但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及商业操作上的经验来给设计师意见。因为设计师是完全艺术的、创作型的、感性的人。买手既需要审美,也需要了解商业,对市场敏感。因此buying这个动作其实只是他们工作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从头到尾参与到产品的流动中。在产品型买手的工作中,他们从收集市场信息,到采买,到设计,到找面料商,合作工厂,谈合作条款,下订单,到产品质量控制,生产周期,到交货,到物流,到仓储,到货品分配到实体店,到陈列,到销售培训,到与店员保持沟通,到售后的数据检测,这是一个从产业链的上游到终端销售的庞大繁杂的工程。因此,买手不止是简单的买,还需要专业知识以及高情商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还需要对数字敏感。产品型买手服务于独立的品牌公司,比如七匹狼、例外、李宁等。 P.S:这类买手是没什么秀可以看的。没有品牌会去请同行看自己的秀并拿去作灵感,他们只会请重要客户,社会名流,著名编辑,有影响力的博主去看秀。

品牌零售买手又是另一种。比如为Maxmara, Max & Co这样的品牌公司做买手。与上一类相比,他们不需要参与产品开发,集团公司已经把成衣做好了,他们要做的是去为某一个国家或区域去从每一季的数千款成衣中,根据自己对本地市场的了解来做采买。这样的买手,可能会负责几个店铺,或是整个大陆地区。一般来说,一个店铺一季需要的款式在500款左右。在这一类的买手中,对本地文化,穿衣喜好与习惯需要非常了解。每个城市的人的身材特点和地域审美不同,每个店铺所处的商圈不同,差异也会很大。很可能王府井的货与新光的货会因为客户群的不同完全不一样。因此采买计划需要做得非常理性,根据市场需求以及流行趋势做预测,感性的部分比较少,客观很重要。这些预测来自历史销售记录,需要与一线店员密切沟通。由此可知,评判一个买手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他采买货品的售清率与销售额。所以买手的个人收入是完全挂钩业绩的。这样说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买手要参与到经营中,需要对店铺陈列和销售工作深度参与了。因为,只有你把集团看秀以及集团设计师和管理层的意思,对品牌的认知,以及对每季货品的风格和精神了解到位了,才可能结合自己对本地市场的状况作出自己采买的决定。一旦你订单下完,就要及时地把自己脑子里当时采买的理由,对货品的理解传达沟通给陈列师及一线销售人员。也正因为负责业绩,才会有动力去参与实际的运营。据说一个买手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部分是监测和分析数据,剩下的时间在与各店铺同事开会,下订单,安排付款中度过,是一个并不光鲜,却需要大量体力和与琐碎打交道耐心的工作。这类买手有机会去看本公司的秀,但订货都是在后台的show room,别的公司的秀也没有机会得到邀请。

最后一类是为department store或买手集合店买货。这类例子如连卡佛,老佛爷,IT, Joyce等。(洪晃的薄荷糯米葱是设计师代卖形式,不是买手制店铺) 这类买手的核心工作在采买之外,是要与各个品牌谈合作,维护关系。怎样拿到代理权,拿到货品怎样的折扣,怎样签订排他性条款。像超大品牌,比如Chanel, 人家牛到只做直营,不需要任何集合店为他们售货或做推广。但很多新的设计师,小众设计师,或是需要在一个陌生市场做前期推广的牌子,自身力量不够去进入新市场,或者在进入一个市场前想要先试水,就会乐意与集合店合作。当然,集合店本身需要有实力,让设计师觉得你专业,有能力去做他的品牌。每个设计师都会保护自己的品牌,对比销售,他们更在意自己品牌未来的长期的成长性,在新市场的品牌形象,因为这个是无价的,遭遇伤害后难以愈合。因为,他们会考核集合店的实力和素养。连卡佛这样的一线有名气的店当然没问题。同样,连卡佛当然也喜欢做已经有很好口碑的品牌来盈利,譬如Balmain. 那么在合作时,就存在签署品牌在做直营之前的区域性排他条款。你的货只能由我们代理,在多少年之内,你不能自己开店。据悉,在三里屯的很多的大牌的门店,虽是独立的大门店,但其实都不是品牌直营,而是连卡佛的投资。这样类型的买手比较合适我给自己的定位。我个人认为,只有集合店的采买,才能真正凸显一个买手的审美。首先选择的样本够广,才能称之为选择。

Maxmara每季总共就出2000款衣服,集合店的那么多品牌,每个品牌都有那么多款,对于我来说,这里面才有选择,而选择什么品牌合作本身也是买手的才华所在。在美国的那五年,我逛遍了所有的高端department store.从Saks, Barneys New York,Bloomingdale…到各个有名的outlets, 让我有极好购物体验的就是这些买手集合店。对比各大品牌的直营,集合店货品丰富多样,新潮,有个性,店铺的区域陈列也非常有趣。所以,如果将来我想要去平台提升,如果不是时尚媒体,就会是做第三类买手。进去这些大的买手集合店并不容易,做到资深买手也并非易事。而且,买手的报酬并没有那么高,一个中国的经验丰富的买手可能月薪3,4万,这还需要拿数年去达到。买手还论出生。如果是香港人,薪水一般会比大陆多两倍,如果是美国人,又会比香港人多两倍。这个跟能力不大有关系,却是一个不太公平的行规。所以,如果从赚钱的角度,对比工作上的超负荷付出,买手的薪水并没什么吸引力。但如果你非常热爱时装,想要扩展视野,喜欢满世界跑,积累自己对平台运作的知识以及业内的人脉,那就不能光看钱了。要说赚钱,我做批发的同学一年赚500万,虽然她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老师在专业知识比她懂的多得多,但不妨碍她做批发的运营及盈利,因为在她的生意里,比拼的更多的是资金实力,商业头脑和吃苦耐劳的强度。所以自己创业和做生意在财务回报上肯定是远多于职业经理人的,我这里说的是在各自领域里同水平的比较。只是,一个专业知识极其丰沛且兼具商业头脑的人,如果在本专业里创业,那是可以比不懂行的商人成更大事的人。

对时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田蔚的买手工作室Wei's Collection,添加微信号TianWeiStudio或者一键识别下面二维码直接关注。

不定期更新,各种美衣美鞋以及美美的生活状态。

国内时尚买手(关于时尚什么是买手)(2)

亲爱的蓝粉们

我的电台在荔枝FM正式开播了

电台将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收听

「如何收听?」

● 在荔枝FM APP中搜索蔚蓝-Iris 订阅

● 点击文章底部 阅读原文 页可以收听电台

【田蔚】

田蔚,时装买手工作室Wei's Collection创办人,蔚蓝公众号联合主理人。毕业于内华达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在美国学习工作五年,创业前任职上市公司。热爱时装,艺术和生活。服务客户之余,为时尚媒体撰稿,为企业做职场着装指导与分享。宣扬独立思想,传播爱与美,倡导做内外兼修的女人。

【郑重声明】

  • 这是蔚蓝和田蔚联合打理的微信公众号,公号的推送方向定位为:时装、个性、思想,有态度的人生。

  • 转载请事先获得授权,申请授权时请附上贵公众号名称以及您所要转载的文章标题。

【转发关注】

  • 喜欢可点击右上角分享或点赞

  • 搜索微信公众号WL-IRIS,或者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