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小学精神(让校园成为乡村寄宿孩子的乐园)(1)

活泼欢快的竹竿舞是孩子们的最爱。 张照彬 摄

下午4点半,陆良县小百户镇北山小学的校园里一片欢腾,仪仗队鼓声阵阵、整齐有序,书法兴趣小组笔走游龙、妙笔生花,轮滑社团驰骋操场、踏轮成舞,竹竿舞节奏欢快、舞动校园,竹笛和葫芦丝组吹奏和谐、余音袅绕……教室里、操场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种兴趣活动展示了孩子们朝气蓬勃、阳光进取的生动画面。

北山小学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现有在校学生342人,教职员工23人,其中寄宿学生264人。学校先后获评“曲靖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曲靖市文明学校”“曲靖市平安校园”“曲靖市法治示范学校”“曲靖市清廉示范学校”等。

近年来,学校本着“让特色更长,让孩子们有多种兴趣和技能”的育人宗旨,采取“多项兼顾(兼顾教师特长、兼顾孩子特长和兴趣、兼顾家长期盼、兼顾社会需求),多向选择”的模式开展社团兴趣活动,做到了定教师、定项目、定时间、定地点、定项目人数、定年级、定活动监测方式。

学校开设了仪仗队、竹竿舞、篮球、朗诵、美术、竹笛、葫芦丝、计算机、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绿化、轮滑12个社团,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兴趣和技能,让寄宿学校的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为提高社团服务质量,北山小学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外聘专业轮滑教练,成立轮滑社团,圆了山村孩子的轮滑梦。由云南省书法协会会员李增强老师牵头,组建了软笔书法社团,并将社团辐射到教师群体,每周指导教师在办公室进行一周两练的教师粉笔字训练。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全校师生的书写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得到同行的称赞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学校依托对计算机熟悉的胡波老师成立计算机社团,以基础知识、电子绘画、手抄报版面设计为主,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对孩子们知识、能力的训练。

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内心充满阳光,脸上绽放出笑容,使学校真正成了乡村孩子学习生活的乐园,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