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约有300多个马种
其中最著名的3个品系是汗血马
纯血马和阿拉伯马。
被称为“汗血宝马”的阿哈尔捷金马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纯血马
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基因。它的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
汗血宝马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
传说它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还说它奔跑时前脖部位流出的汗是血色的。
那么,汗血宝马真的存在吗?
是否真的“日行千里”?为何“流汗如血”?
马匹中的“美男子”
在现实生活中,汗血宝马确实存在,但非常少见
纯种的汗血宝马全世界只有2000多匹,乐观估计也不会超过3000匹。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纯正的马种之一
产于土库曼斯坦,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马形象置于国徽中的国家
国徽正中间就是一匹金色汗血宝马。
他国想要进口汗血宝马,必须得有土库曼斯坦总统签发的命令。
汗血宝马头细颈高
四肢修长
体态匀称
步态轻盈
神态威严
以形态优雅
善通人性著称,在马的世界里,绝对属于“美男子”。
汗血马因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容易被人看到,且汗湿以后,给人“流血”的错觉,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汗血马神速无比
汗血马爆发力、耐力也很强。据测算
汗血马在平地上跑完一公里,仅需67秒。
1935年,曾创造出10天跑完阿什哈巴德至莫斯科4300公里行程的记录,
每天跑路400多公里,迄今未被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穿越卡拉库姆沙漠的3天内
所有的汗血马未做任何停歇,也未进水进食,但最后均平安抵达终点莫斯科。
为汗血马而发动战争
在古代中国,汗血宝马的历史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了。
汉武帝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
并赋《天马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为了得到汗血宝马,武帝两次发兵大宛国,最终得到汗血宝马。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
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报告给汉武帝。
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
专门派遣了上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黄金做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宝马。
使团经过4000多公里,到达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
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
这次共出动兵力6万人,这次征战,汉武帝下了血本
得不到梦想中的大宛马,誓不罢休。
大宛国人难以抵挡汉朝的强大进攻
国内发生了政变,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
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汉军共选得良马数10匹,中等马3000匹。
得到汗血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
汉武帝还让汗血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
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汉武帝依靠骑马军团,击败了匈奴,稳定了边关。汉政府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才有了后来的新疆。
据史载,三国时吕布的坐骑赤兔马,据说就是汗血宝马,
能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
因此有“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之说。
后来,赤兔马成了关羽的爱骑。
美女配英雄,英雄配好马。
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中,郭靖有一匹汗血宝马,
温驯聪明,日行千里,为小说的传奇性增色不少。
汗血宝马为什么会流血?
关于“汗血宝马”,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美的传说
它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迷人的形象
正如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
夕阳西下,
一匹马驾云而来
以泛着血光的汗水折射着霞光
声声嘶鸣由远而近
雄壮昂扬,连绵不绝。
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形象。
那么,汗血宝马在奔跑时,为什么会流血呢?
据权威专家研究,马在高速奔跑时,
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45℃到46℃,
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有40℃左右。
据此,专家们猜测:汗血马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
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
也有外国专家说,阿哈马“流汗如血”只是极个别的现象。
他们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
即一种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尤其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
另据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就会流汗如血。
关于“汗血宝马”的很多神秘之处,科学家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还有专家提出了一种猜测: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
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
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的感觉是在流血。
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汗血宝马在疾速奔跑后,
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
~~
~
感谢观看!
初来乍到希望您多多关注!
喜欢可以转发点赞,谢谢!
每天更新 好玩 有趣 的文学,艺术,诗词
版权:穆诚林国学文化研究院
作者:李大侠
(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编辑,策划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