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先生的小说,光是看到这里,了解到这一点也能猜出个故事的大概来。这是八十年代的电影了,今天再看,更有从书中翻阅,回到那个年代,满足了一把猎奇心理的窥视感。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1)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2)

萧萧十二岁作为童养媳嫁到了杨家,小丈夫春官只有三岁,她俩以姐弟相称,确也有姐弟之情。客观地说,婆家对待萧萧很好,像是一家人,且自始至终如此,这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人伦纲常无情,人们却善良淳朴的,我想这也是贯穿于沈先生小说的思想。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3)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4)

萧萧渐渐长大,身体上的发育,生理上的觉醒,预示着她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处境,伦常宗法都只叫她忍受,压制人性的欲望,将它罪恶化,并严酷镇压。萧萧,所有的萧萧注定是孤立无援的。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5)

婆家的长工花狗是个精壮汉子,那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每天看着这个大姑娘哪有不动心的道理,无奈囿于身份低贱,不敢做非分之想,同样只能压抑,再压抑。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6)

机缘巧合,两人终于冲破阻碍,自偷尝禁果,到如胶似漆,干柴烈火一般地燃烧着青春和性欲。这是故事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灿烂花朵。最让人触动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剧中唯一的快乐,短暂的释放,谨慎的偷换,尽管担心着、畏惧着,却依然不管不顾地追求。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7)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8)

后续的发展,还是按照常理进行:萧萧有了身孕,因为害怕事发受到的惩罚,花狗一逃了之,萧萧在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后,也尝试逃跑而未遂,她的幸运是杨家可怜她,她肚中的孩子为她保留了“权利”,杨家人最终接纳了她们母子,多亏那是个男孩。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9)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10)

我想起我妈说过,我外婆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嫁”的,是不是童养媳不太清楚,但那时候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原因是自家养不起,早早选个好人家嫁了至少能吃上饱饭,他们绝非不爱自己的孩子,当然男尊女卑在所难免。萧萧的情况我想也一样,她是伯父做主嫁人的,剧中虽没提,很可能父母是不在了。最后也是伯父来替她求情的。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11)

抛开故事,影片中呈现的湘西乡间景观也是一个看点,大雾笼罩着的山村,梯田上劳作的乡民,水磨坊、木瓦房、乌篷船,赶集、唱戏、拜佛,以及人们的衣着举止,就可惜了语言未采用方言,看完电影也算是来了一场旅游吧!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12)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情(看沈从文笔下旧时的湘西)(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