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黑龙江肇东的李梅给丈夫陈刚扔下第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没事,就是要学费最近两个月,夫妇俩的独生女,16岁的陈欣然一直和他们闹矛盾,陈刚和妻子搬了出去李梅来给女儿做饭,却被女儿扣在了家里陈欣然向陈刚索要五万元,让她去哈尔滨读体育学校,给钱才放人第四天,陈刚捡到第三张纸条,上面写着:她就不让我出去,都是小孩的把戏,过几天就没事了第五天,李梅的纸条上写着:没事,给吃喝,就是手脚(被)捆不方便9月16日,陈欣然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李梅的脚有伤,脚背高高肿起陈刚妥协了,他绝对想不到,四个小时后,等女儿陈欣然察觉不对,喊来急救车时,被捆绑在房内的妻子,已经停止了呼吸(1月9日《半岛晨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毁掉妈妈的小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毁掉妈妈的小事(折磨死妈妈的人性之恶如何释放)

毁掉妈妈的小事

2016年9月8日,黑龙江肇东的李梅给丈夫陈刚扔下第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没事,就是要学费。最近两个月,夫妇俩的独生女,16岁的陈欣然一直和他们闹矛盾,陈刚和妻子搬了出去。李梅来给女儿做饭,却被女儿扣在了家里。陈欣然向陈刚索要五万元,让她去哈尔滨读体育学校,给钱才放人。第四天,陈刚捡到第三张纸条,上面写着:她就不让我出去,都是小孩的把戏,过几天就没事了。第五天,李梅的纸条上写着:没事,给吃喝,就是手脚(被)捆不方便。9月16日,陈欣然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李梅的脚有伤,脚背高高肿起。陈刚妥协了,他绝对想不到,四个小时后,等女儿陈欣然察觉不对,喊来急救车时,被捆绑在房内的妻子,已经停止了呼吸。(1月9日《半岛晨报》)

也许有人会说,这件事可能仅是一个“例外”,因为小孩子的恶作剧,不小心失手才导致她妈妈丧命的。然而,如此想法大错而特错,这不是恶作剧,远非“开玩笑”,而是一起令人痛心且严重的恶性事件,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其实,早在一个月前,陈欣然就曾控制过母亲李梅,她把母亲绑在卧室的拳击沙袋上,一边拍摄一边打电话向父亲要钱。而这次再次施暴,父母就没有察觉其中哪怕一点点的“不对劲儿”?一次次的疏忽,最终导致惨剧发生。

在一个月前的那次“绑架”中,陈刚没有妥协,陈欣然很快就把李梅放了。陈刚觉得,女儿这次是在故伎重演,妻子应该不会有事。可事实上,父母与女儿之间的矛盾根本没有解决。当然,父母的疏忽仅是导致悲剧的一个原因而已。父母的“爱”透出的是盲目和脆弱,是一种荒谬式的爱护。众所周知,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由爱转恨,是人性中莫名其妙却无法梳理的复杂混乱的情感,这里掺杂着太多的繁琐细节,以至于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使矛盾激化,一发不可收拾。世上还有哪一种恨会比杀死母亲更使人悲叹不已?!

数年前,有一组被网友命名为“妈妈再打我一次”的网络漫画在网络上被疯传。而本次这个“妈妈我再绑你一次”,反映的是孩子因父母发对她上体校而将妈妈“无意”杀害,其实就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恶果。陈欣然绑架妈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去哈尔滨读体校。为何不让她读?为什么非要使矛盾激化呢?

孩子的天性被肆意剥夺的结果就是反弹性的恶意报复。本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是天真快乐的,哪怕有学习压力,也应是快乐的。如果孩子的正当要求被家长自己的功利目的所回绝,就等于打碎了孩子心中的梦想,而孩子的请求一再被拒,就有可能导致恶果。如果孩子的要求不是正当的,就需要耐心劝导。据报道,当年一位海南9岁男孩的一个造句曾引起舆论哗然:“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妈!”不少孩子对家长有仇视心理,专家称这是孩子特殊的“仇亲期”。如果无法在一定时间内走出这个“仇亲期”,就很危险。其实,孩子有“仇亲期”并不重要,关键还在于教育方式是否得当,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总是让孩子改变不现实,那就从大人自己开始改变。少女把妈妈折磨致死的人性之恶如何释放?还是大人负主要责任。这不仅是家庭教育和家长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外界大环境的影响等等。悲剧的发生令人心痛,但教训一定要牢记,其中家长的用心最关键。孩子“病”了,病源肯定是出在家长、学校、社会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