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8月29日电(记者李俞辉、麦凌寒)秋茶时节已至,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一家茶厂里,六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韦洁群正在整理炒茶的灶台,一旁的库房溢满茶香,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广西植茶历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植茶历史(广西苍梧茶文章)

广西植茶历史

新华社南宁8月29日电(记者李俞辉、麦凌寒)秋茶时节已至,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一家茶厂里,六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韦洁群正在整理炒茶的灶台,一旁的库房溢满茶香。

六堡镇有着1500多年种茶历史,在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已经以“红、浓、陈、醇”及其独特的槟榔香味而闻名,远销粤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

年过六旬的韦洁群坚守在这里,和女儿石濡菲一起传承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并通过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和乡村青年就业,代代相传的“茶文章”撬动着“茶经济”。

“大家生活慢慢变好了,喜欢喝茶提高生活品质。”韦洁群说,市场需求扩大让她越来越忙碌,近几年她从村里招来不少经验丰富的茶农。

炒茶师傅梁加艺2016年来到茶厂,父亲患病、孩子上学,让曾经没有稳定工作的他难以维持生活。“我在厂里上班,一个月可以增加2000元收入,茶厂还优先收购我家的茶青。”在梁加艺看来,茶厂帮助他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

“我们想把身边村民带动起来,让他们丰富的制茶经验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石濡菲介绍,农户负责茶叶养护和采摘,茶厂制定标准并收购全部茶叶,后期统一加工制作,提高茶叶价格和销量。

卖茶不易,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更是一门学问。负责茶厂销售的石濡菲决定成立创新工作室,吸引一批“90后”“00后”青年加入。“六堡茶的发展必须要有新鲜血液注入。”石濡菲说,这些年轻的茶艺师结合时下消费特点,在茶叶的口感、包装等方面提出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好点子。

刚满20岁的张颖凤是工作室里最年轻的成员,从学习制茶到提出创新销售模式,每迈出一步,她都倾注大量心血。“作为年轻人,我们既应该传承制茶的初心,又要挖掘六堡茶的创新潜能。”张颖凤说。

企业、工作室、传承人、培训班、贫困户……越来越多力量加入振兴茶乡产业行动中。目前,韦洁群母女俩的茶厂辐射带动所在村种植茶叶1100多亩,扶持、培训贫困户25户,带动茶农300多人。

苍梧县政府瞄准“茶经济”的巨大潜力,大力支持茶产业合作社和企业发展。“全县茶产业合作社已达73家。”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总面积8万多亩,2019年茶叶产量约3000吨,产值近15亿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