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凳子是十分常见的生活好物。就连在家里面的沙发和吃饭的椅子,也是属于其中凳子的应用范畴

在古代社会经济并不发达,没有现在的沙发,和种类繁多的桌椅。凳子和地板有了一定的隔离,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们,直接坐在地板上面让身体受凉

民间禁忌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1)

农村俗语当中的人肉凳,也不是人们理解的那样是一种酷刑。而是比喻用人体充当,板凳的坐靠休息的功能。特别是在古代,有钱人家里面会,饲养马匹供于日常出行。以前的马匹就相当于,现在的小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

因为马匹比较高大,人们在上马的时候,会特别不方便。这时候佣人会俯身,趴在地上充当人肉凳,给达官显贵踏上,以便于能够上马匹的高度。还有钱人还会,命令下人双手撑地,在家里面给人们当凳子坐。

民间禁忌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2)

达官显贵让下人做肉凳,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这部分人想要通过,特殊的方式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够让人看出自己,与平常百姓的不同之处。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俗语的前半句就是,想要告诉人们,即便自己身体再劳累辛苦,也不要去坐人肉凳。因为人与人之间,从人格来说都是平等的。在古代人们认为男人下跪,是一件特别没有颜,面和自尊的事情。

让男人去充当人肉凳被人坐,也极大地表现出了,这种行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坐人肉凳是一种,有损自身功德的行为。

民间禁忌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3)

在封建保守的古代社会,男女之间亲疏有别。人们规定生活中的男女,要尽量避嫌。更不用说女子,坐在男人的身上,这是一种不雅,和伤风败俗的事情。

即便是放到现在社会,关系亲密的朋友、夫妻和伴侣,在外出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能够出现这样,不伦不类的行为。一旦出现过于亲密的举动,人们也会认为这是,一种没公德的事情。

古代对女性的行为、言谈,有众多的要求。就是日常中女人不能够,随便和男人说话。如果男女出现过多的来往,就很容易引来别人的闲话。

民间禁忌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4)

一、为啥再饿莫吃坟前供

再饿莫吃坟前供就是说,即便在饥饿的状态下,也不要去偷吃坟墓前,用于供奉先人的这些奉食。人们一般会在一些,重大节日去祭祀祖宗。在祭祀的时候,还会给祖宗上香,要在坟前放置,用于朝奉的供品。

人们认为偷吃坟墓前,放置的这些供品,会给自己带来倒霉的运势。特别是古代和死亡,产生的一切联系,人们认为是一种不祥的信号。很多人都不想和死亡,有关的事情、工作产生关联

偷吃坟前用于,供奉祭祀的供品。人们还认为这是和恶鬼抢食,对于偷吃供品的这些人,在死后也会成为恶鬼。偷吃供品的人,在世的时候也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偷吃供品是被人们,特别看不起的事情。

民间禁忌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5)

贫苦百姓有时候连丧葬的钱都没有,在古代也有出现不少,通过卖身才能够换取金钱,办理逝者丧葬事宜的案例。那这样子穷苦百姓的坟墓,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不会有专人携带着,精致丰盛的祭品来祭拜他们。能够按时朝拜祭祀的这些坟墓,家庭条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逢年过节和重大节日,有丰富的供品摆在坟头,也意味着这样的家庭,是当地的有钱人。偷吃供品很大几率,还会得罪这些名门望族,被人发现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偷吃供品,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民间禁忌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6)

贡品长期裸露在户外的环境下,会沾染很多病毒细菌。户外的老鼠、蛇也可能,会去触碰这些贡品。偷吃这些供品,也会损害到自身的身体健康。在以前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年代。吃了这些受到,细菌病毒污染的贡品,就很容易生病。得病后得不到有效救治,那么很可能就会丧失生命

民间俗语看似是在古代,比较封建落后的环境下,出现的时代产物。可是每句俗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这些俗语的产生,能够避免人们走弯路。

民间禁忌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7)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流逝,留存下来的俗语,也缺乏了现实的指导意义。这两句俗语放到现在社会,肯定也不会有人,去坟前找贡品食用。再苦再累再有钱的家庭,也不会坐在别人的身上。对于俗语延伸出来的人生哲理,要从中学习了解,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