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一座位于中国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的妈祖庙。天津天后宫位于原天津老城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6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该建筑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天后宫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湄洲妈祖祖庙和台湾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妈祖庙。该建筑现为天津民俗博物馆。

天津天后宫是道教吗(天津天后宫)(1)

天津天后宫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6年),并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称天后宫。天后宫最初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并举行酬神演出的场所,后来,天后宫两侧的街道形成商业集市和年货市场,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宝诞之日,天后宫都会举行天津皇会,会上会表演龙灯、高跷和旱船等民俗艺术。198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对天津天后宫进行居民动迁、文物修缮和博物馆建设,对天津天后宫内的海神天后妈祖、王灵官和四大金刚等神像进行复原。1986年元旦,天津天后宫经过重建重新对外开放。目前,天津民俗博物馆将天津天后宫内的配殿辟为民俗展品陈列室。

原天后宫“百谷朝宗”牌坊

娘娘宫在天津人的文化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以前,几乎所有天津人在新婚时都必会至娘娘宫,朝拜天后娘娘。天津人观念中,将海神妈祖和送子娘娘混为一体了,他们认为妈祖娘娘能保佑早生贵子,故他们去娘娘宫求取一个泥娃娃,作为自己的孩子,认为这样可以带来子嗣。如果一年之中没有生育,会将泥娃娃抱到娘娘宫“洗澡”,也就是换一个更大的泥娃娃,使泥娃娃“长”一岁。如果生育了孩子,会尊泥娃娃为“大哥”,自己行二。因此以前天津人互相尊称“二爷”,没有叫“大爷”的,因为大爷一般都是泥娃娃大哥。(和北京的风俗不同,北京人认为“二爷”都是管家或门房,互相都尊称“大爷”)。天后神像旁有一个小神像被称为王三奶奶,据说是为天后送子的侍女,是一个软身神像,求子嗣的人要摸一下这个神像的手,据说就可以有神效。由于每天有许多人摸,就不能作成泥胎神像,是木制的手臂,穿着布制衣物,头是泥塑的,栩栩如生。

天津天后宫是道教吗(天津天后宫)(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