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故事创作者#光阴荏苒,岁月飞逝,32岁改行弃艺,64岁重温笛艺,唤醒了青春梦想,深藏的初心萌动,励志追寻失去的艺术年华,曾经的从艺经历和童子功基础,是再次焕发艺术青春的奠基,“大枭笛艺”开启 “笛耕不辍”的征程,愿为传播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尽一份微薄之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笛子的成长日记:我的笛艺与工作生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笛子的成长日记:我的笛艺与工作生涯

小笛子的成长日记:我的笛艺与工作生涯

#我是故事创作者#

光阴荏苒,岁月飞逝,32岁改行弃艺,64岁重温笛艺,唤醒了青春梦想,深藏的初心萌动,励志追寻失去的艺术年华,曾经的从艺经历和童子功基础,是再次焕发艺术青春的奠基,“大枭笛艺”开启 “笛耕不辍”的征程,愿为传播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尽一份微薄之力!

我叫闫海鹏,1956年出生,今年65岁,中央党校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高级职称,中国铁路集团公司太原铁路局退休干部。

我12岁开始习笛,14岁进入校宣传队,16岁登奏,18岁进入临汾县轻骑队,22岁进入临汾地区文工团任笛子演奏员,三级演奏员/中级职称,1988年离开文艺团体,调入铁路企业做思政宣传、电视记者、电视编导,由于工作繁忙,彻底放弃了笛艺,期间曾任北京铁路局临汾铁路分局工会电视中心编辑、临汾分局电视台副台长、山西电视台特约记者。

2003年借调铁道影视中心担任电视编导至2016年退休,期间参与中国铁路八集纪录片《大提速》创作、央视六集文献片《青藏铁路》、《天路》创作、主创青藏铁路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专题片、跨海铁路、高速铁路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所创作的作品获奖颇丰,其中多部电视专题作品曾先后获得中国记协二等奖;最佳编导奖;第十三届北京科技声像“银河奖”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电视协会二等奖;北京科技声像作品“银河奖”二等奖;新闻工作者协会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二等奖;第十六届中国行业电视节目一等奖等。

撰写《方寸银屏间纵横五十年》论文入选北京科技声像学术年会,荣获第三届“新世纪之声”《共和国颂歌》论文一等奖,刊号:ISBN7—80153—616—9;《影像的纪录与表达》论文发表于2012《报林》学术论文集,国际刊号:ISSN1672—383X 国内刊号:CN11-5028/G2;《影像信息的纪录表达与科技信息的有效传递》论文入选第十届优秀科技声像论文2012年度科技声像论文集,刊号:ISBN 978-7-111-42571-7。

自2020年1月8日至2021年春节恢复笛艺的一年多中,已经演奏发布了45首优秀的笛子独奏曲。我是一个做事严谨、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人,但由于改行弃艺30多年和笛艺技术有限,我的演奏在一些曲目中有瑕疵与不足,敬请理解,我要努力改进,逐步提高,在演奏中尽力做到尊崇原创、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愿生命不息,演奏不止,把自己的余生献给传播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的事业!

2021年3月31日(我是故事创作者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