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发生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孔明令右将军高翔,引一千兵驾着木牛流马,自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兵之用……却说司马懿正忧闷间,忽哨马报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大劳,牛马不食。”懿大惊曰:“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急唤张虎、乐綝二人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五百军,从斜谷小路抄出;待蜀兵驱过木牛流马,任他过尽,一齐杀出;不可多抢,只抢三五匹便回。”
二人依令,各引五百军,扮作蜀兵,夜间偷过小路,伏在谷中,果见高翔引兵驱木牛流马而来。将次过尽,两边一齐鼓噪杀出。蜀兵措手不及,弃下数匹,张虎、乐綝欢喜,驱回本寨。司马懿看了,果然进退如活的一般,乃大喜曰:“汝会用此法,难道我不会用!”便令巧匠百余人,当面拆开,分付依其尺寸长短厚薄之法,一样制造木牛流马。不消半月,造成二千余只,与孔明所造者一般法则,亦能奔走。魏营军将,无不欢喜。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北原渭桥一带对峙。针对北伐大军军粮运输困难这一致命弱点,诸葛亮命人设计出木牛流马,终于解决了粮草供应问题。司马懿大惊,命张虎和乐綝从北伐大军手中抢了几匹木牛流马回来,又让巧匠按照尺寸仿制,结果也能奔走及运粮。谁知诸葛亮在木牛流马当中另有机关。在不久后的战斗中,北伐大军按照司马亮的部署,伏击司马懿的运粮队伍,将司马懿制造的木牛流马全部缴获,司马懿后悔不已。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措手不及”, 意为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无名氏杂剧《千里独行》中的“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小说中描述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北原渭桥一带的对峙,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时间实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这也是诸葛亮最后的一次北伐。不过,小说中描述的司马懿仿制木牛流马并遭诸葛亮算计一事却是历史的虚构。不仅如此,作者还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没有弄清楚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
按照小说的说法,木牛流马是一种用于粮草运输的载具。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木牛流马其实是两样东西,一个叫木牛,一个叫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集》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
诸葛亮研制出木牛和流马,是花费了很长时间的,故此首先研制成功的木牛被用于战场,然后才是使用流马运输粮草,这两种载具的使用相隔三年。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不过,诸葛亮设计的木牛和流马虽然神奇,但由于这两样载具失传已久,虽然在《诸葛亮集》中有详尽的尺寸,但后人却始终无法仿制出来,甚至连木牛和流马究竟有几个轮子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弄明白。关于这个疑问,史学界争议颇多,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