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上的良性竞争,才是艺术长足发展的最关键要素。那么当今时代,为什么京剧成了这样,当然原因很多,内行的,外行的,都在指指点点,谈论自己的所谓“高见”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见识最对。

当然,实际情况也非常复杂,今天我们谈的这一点也很关键,那就是演员与演员之间如果没有良性竞争,没有这种互相促进的心态而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那艺术不可能进步提高。

在民国初年,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荀,逐渐名声大噪,一跃成为当时京剧界的顶级艺人。人们也从过去喜欢看老生戏。开始喜欢看青衣戏,老四位为了自己的艺术更加完美精进以及更能吸引观众,也在演剧上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吐故纳新”,他们争奇斗艳,好戏连台,用良性竞争,极大的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梅尚程荀四传承人(梅尚程荀的代表作)(1)

京剧“四大名旦”

这四位京剧旦角大师,他们的风格迥异,各有长处。梅先生的风格端庄而华美大气,尚先生风格阿娜而刚劲挺拔,程先生的风格含蓄而深沉内敛,荀先生风格妩媚而俏皮活泼,他们的共同老师王瑶卿先生给这四位有一个字评语:梅兰芳的“像”,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

这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这四位艺术大师的演出风格。当然这里说荀慧生先生的“浪”不是浪荡的“浪”,而是浪漫的“浪”大家可不要想歪了,理解错了。

这一时期的竞争,是以“红”字剧目开头的四出戏拉开了序幕。梅兰芳率先推出了《红线盗盒》这出戏,那么程砚秋马上创演了《红拂传》这出戏,尚小云紧接着编演了《红绡》这出戏。荀慧生不甘落后,编演了《红楼二尤》这出戏。当然荀先生的《红楼二尤》最后被《红娘》这出戏给代替了,因为后来这出戏的影响更大。

梅尚程荀四传承人(梅尚程荀的代表作)(2)

荀派名剧《红娘》

这四出戏也成了当时这老哥四个的代表作。没过多久,这老四位又推出了带“剑”的四出戏。梅先生推出改编的全部《宇宙锋》换名为《一口剑》,那么程先生推出了他的新编私房戏《青霜剑》,紧接着尚小云推出了他的新戏《峨眉剑》,最后荀慧生先生不甘落后,推出了他重新整理的名剧《鸳鸯剑》。“四口剑”争奇斗艳,又把旦角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梅尚程荀四传承人(梅尚程荀的代表作)(3)

梅派名剧《宇宙锋》

除了这四红四剑,这四位大家还推出了"四妃"。那就是梅兰芳的《杨贵妃》(即《太真外传》)、程砚秋的《梅妃》、尚小云的《汉明妃》和荀慧生的《斩戚姬》(即《鱼藻宫》)。

梅尚程荀四传承人(梅尚程荀的代表作)(4)

程派名剧《梅妃》

结果这还不算完,老哥儿四个,又想了一个招儿,推出了四出反串戏。反串什么呢?反串小生。梅先生首先编演了自己的头一出反串戏《木兰从军》,程先生不甘落后,接着上演了他的新编戏《聂隐娘》,尚先生紧随其后编演了自己的反串戏《珍珠衫》。最后荀先生拿出了杀手锏,编演了他的代表作《荀灌娘》。

梅尚程荀四传承人(梅尚程荀的代表作)(5)

尚派名剧《昭君出塞》

上面说的“四红、四剑、四妃、四反串”,到今天为止梅先生的《红线盗盒》《木兰从军》基本上没人演了,也就是《宇宙锋》留下了,名字也不叫“一口剑”。程先生的《红拂传》现在是半死不活,就是有人会一部分,也不全,等于勉强留下来了。《青霜剑》这戏也基本上保留在了音配像上,现在的程派大拿们也没见谁演过,《聂隐娘》已经完全失传,今天的这些程派三代;三点五代;四代,抱着“锁、荒、春”吃不够!从戏校一直养到他们退休,程先生等于养活了她们一辈子。

尚先生的《红绡》《峨眉剑》《珍珠衫》全部失传。前几天见网上有一个视频,四派合唱《龙凤呈祥》,四派是:张、梅、荀、程。如果这么看,尚派是不是已经失传了?要说今天,“四红、四剑、四妃、四反串”留下的还很红火的剧目,也唯有荀先生的《红楼二尤》《红娘》,其他荀派戏好像也没怎么见谁常演,比如《荀灌娘》。当今时代的京剧演员有着工资开,有人管着饭,确实是很幸福了。就是不演戏,也不愁吃喝,所以那些老戏失传了也在情理之中。

梅尚程荀四传承人(梅尚程荀的代表作)(6)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