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高考改革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语文的学科地位逐步被抬升,“大语文时代”呼之已至。那么,什么是大语文?大语文学什么?大语文和传统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豆神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大语文(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大语文)(1)

豆神大语文加盟

所谓“大语文”,是指“以文学史为手段,以建国初期的文学课本为蓝本,以9-13岁脑科学意义上的学习黄金期学员对主要教育对象,以让学生建立严整的东西方文学史系统为目的,以造就学生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修养、完善的人格为追求的一种语言文学教学理念。”

总体来说,“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不再是呆板的考点积累、现象描述,而是深化认识,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从狭隘的课堂教学和应试教育中走出来,走向更广阔、更自由的生活空间,走向历史文化空间,通过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语文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现当代以及法国、英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外的文人名家为线索,以人物纪传体的形式,从时代背景入手,引出文化名人,从人物的不同人生阶段带入对于代表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提升对信息整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对事对人的同情心、同理心以及对美的欣赏和感受能力,从而做到提升个人修养,培养人文情怀。

大语文的三大主张

“文的教育”、“后天教育”、“下山教育”

大语文的三个核心思想

“知人论世”、“文海锚桩”、“三度纠缠”

知人论世

颂其文,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

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又必须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大语文会把文学作品放到创作环境中,让孩子们更好地去理解。

文海锚桩

我们会梳理时代背景、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等一些主要的脉络,给孩子呈现一幅文学史世界地图,每一堂语文课就像在文学海洋打下了一个个锚桩,让孩子们脑子里有一条清晰的文脉,便于更好的理解作品。

三度纠缠

“三度”指的是文学作品(或作者)、老师和学生。我们的孩子要去理解那些伟大先贤、伟大作者的作品很难调到作者的频率上去,很难跟作者有共鸣。我们老师可以把自己的频率调到和作者一样,用孩子听得懂的有趣的方式讲给孩子,慢慢孩子频率跟我们一样,拉进孩子与文学作品(或作者)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