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金色的鱼钩》故事:在红军长征中,一名炊事班长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来给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吃鱼肉,而自己只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最后这名炊事班长倒在草地上,后来那枚鱼钩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现在我们重温《金色的鱼钩》故事,让人心潮起伏那枚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仍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金色的鱼钩简短故事50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金色的鱼钩简短故事50字(讲好金色的鱼钩故事)

金色的鱼钩简短故事50字

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金色的鱼钩》故事:在红军长征中,一名炊事班长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来给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吃鱼肉,而自己只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最后这名炊事班长倒在草地上,后来那枚鱼钩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现在我们重温《金色的鱼钩》故事,让人心潮起伏。那枚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仍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讲好《金色的鱼钩》就是要增强服从意识。炊事班长受指导员的嘱托,照顾三名小战士过草地,这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任务,但他二话不说,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直至奉献自己的生命,他的事迹感召后人。可以说,服从是党员的基本素养,也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如今,我们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态化,更要求我们讲服从顾大局,如果我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党的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基层贯彻和执行。对于一个拥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如果不讲服从,那我们怎么集中力量去办大事?遑论凝聚力和战斗力!

讲好《金色的鱼钩》就是要弘扬奉献精神。老班长明知自己身体微弱,为什么把鱼肉交给其他人吃呢?那就是革命情谊和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在电影《上甘岭》中,一个苹果,连队八个人轮流传了一圈,最后又传到了连长手里。每个人都想吃这枚苹果,但每个人都觉得其他人更适合吃这个苹果。在我们革命队伍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我们现在多数党员干部虽没有艰难困苦的经历,但也不能丢掉奉献精神。“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自愿放弃大城市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无私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是当代人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党员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的情怀,与老百姓一同盖好“半条被子”,走同一条路,真心实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他们真正过上好日子美日子,才能无愧于人民公仆的称号。

讲好《金色的鱼钩》就是要庚续奋斗精神。红军经过茫茫草地,条件极为险恶。但是英勇的红军战士始终以不屈的意志和奋斗的姿态前行,书写一部感天动地壮丽史诗。我们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如今走向“强起来”,不少人在感到扬眉吐气的同时觉得终于可以“歇口气”“享受享受”,与其说当年选择艰苦奋斗属于无奈,如今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如若丧失奋斗精神那就是民族精神的萎缩。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不能松懈,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庚续伟大的奋斗精神,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持续奋斗,努力创造属于这一代人的辉煌业绩。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一枚小小的鱼钩,其本身价值不大,但背后所蕴含的无形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当代人从中汲取初心的力量,“加油、努力,再长征”!朝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