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这段经典的台词钻进了人们的内心,现实也的确如此,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无一不是由人才的探索,科技的革命所推动的。
一、教育改革背景
纵观近代人类的发展,我们深刻理解到科学革命推动技术革命,技术革命着实推动人类的进步,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的科学革命确立了力学世界观,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也正是因为科学体系的建立,开启了第一次的技术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时代。
英国1600年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工业相当于全世界40-50%,就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机器作业代替手工业的技术改革。
第二次的科学革命揭示了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了崭新的时空观。因此也推动了第二次的技术革命“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发明”。
德国1850-1860年跃升为世界工业强国;
美国1890年上升为第一位的世界工业生产份额,
日本1950-1985年经济增长高达120倍,实现经济腾飞。
第三次科学革命“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中国前期错失了多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中国紧紧抓住了第三次的技术革命,开启了属于中国的崛起时代。
近现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革命性突破息息相关。认识到推动发展的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就更清晰认识到了“人才”和“科技”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的指标。
二、人才培养趋势
“人才”培养成为了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国家需要大学培养出合适的“人才”,大学需要从高中选拔出合适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是必然趋势。
《中国制造2025》的三步走提出了关于“创新能力”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人才”发展趋势。
第一步,2025年整体素质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步,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取得突破。
第三步,2050年综合实力进入制造强国前列,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
因此,未来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核心聚焦在“创新潜力”板块,当下全国的新高考的改革也应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教育改革落地
中国教育的改革分布在各个板块和环节,不断优化以促进更适应的时代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发展。其中,最引起广泛关注的非“新高考改革”莫属。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我国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意见总体目标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本次的新高考改革对于高中生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由文理选科改为“3 3”或“3 1 2”选科
2、志愿填报改为“院校专业组”或“专业 院校”的平行志愿
3、“两依据,一参考”人才选拔方式多元化
新高考省份会匹配高中三年综合素质平台,帮助学生记录高中三年的个人经历及专业兴趣等信息,其中更增加了实践的学分及研究性学习等要求。
这些改变的初衷就是希望选拔和培养出真正有“创新人才”,在高中阶段就有生涯探索、专业认识、课题研究的初探,通过多元的选拔模式,例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春季高考、高职自主招生”等等。
本次的新高考改革是一次重大且深入的改革,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深入知晓改革的核心,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启学生的个人成长计划。
四、升学适应性建议
新高考的改革只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个板块,教育的改革是全面的,各个年级段教材、考核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改变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中。
因此,建议学生和家长抓住以下核心,更好地促进学生自己个性化发展,完成优质升学。
1、向内认知,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发挥自身优势。
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优势是不同的,学生和家长应该是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性格和能力分别是怎样的,这样避免出现用自己弱势去死磕的情况,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成效薄弱。
2、向外探索,提前做专业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小学或者初中学生,已经区别于传统的模式,都可以提前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可以书籍学习或者活动参与都是可以的。
如果想要深入的话,也可以进入一些大学或者实验室等,做自己的小实验或者小课题,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探索多尝试不同领域专业知识。
3、抓住升学政策,针对性完成各阶段相关升学的任务。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其实每个阶段都是有自己的重点升学任务的。由于各个省市的升学政策的不同,因此,一定要关注好我们当地的具体政策才能够最终脱颖而出。
以上海的初升高为例,会涉及到“初升高的自主招生”和“到区及到校的名额分配”等政策,那么只有进行提前的准备,才能够最终考取更好的高中。
以全国的高考为例,全国范围均可申请的强基计划,39所院校的特点和专业的不同,就需要提前做准备的时候有所差异,“数学专业”和“古汉语专业”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是有非常大的差异。
总之,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为更好的自己,为学生开启更多的可能性,学生也会在自我提升和探索的过程中回馈给社会、国家和人类。
对于目前的教育改革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我是杨老师,如果还有问题欢迎留言给我,也欢迎翻阅我往期的文章。
祝愿每个同学都可以如愿以偿,蟾宫折桂!
想要了解更多的升学信息,欢迎关注!帮助学生把握多元升学机会,前程似锦!
感谢关注、转发和评论、点赞! |
金榜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