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疮定义

是指皮肤或皮下软组织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处或与医源性设备有关。通俗说,是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2016年4月13日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PUAP)发布:压力性溃疡(压疮)这一术语改为“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更能准确地描述完整和溃烂的皮肤损伤,为方便记忆,在此仍把压力性损伤称之为压疮。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讲解(预防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1)

二、压疮的危害

压疮是全球卫生保健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与医疗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慢性病的加剧,导致伤残人数增多,压疮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采取正确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三、压疮发生危险因素

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潮湿;局部皮温升高;营养不良;运动障碍;体位受限;手术时间;高龄;吸烟;使用医疗器具;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

四、压疮好发人群及好发部位

好发人群:长期卧床、脊髓损伤、脑卒中病人、老年人、ICU患者、手术患者、营养不良患者、肥胖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好发部位: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的骨隆突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内外踝、足跟、枕骨、肩胛骨等处。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讲解(预防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2)

五、预防压疮的护理

1、体位安置与变换:卧床患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坐位时每1小时更换体位。侧卧位时尽量选择30°侧卧位。仰卧位时充分抬高足跟,踝部垫软枕。患者轮椅坐位时,应自我减压,每15~30分钟减压15~30秒,每1小时需减压60秒。协助卧床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和移动患者时,应抬起患者身体,尽量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拖、拉、拽。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洗浴、擦背,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其尿垫,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肤擦伤。高危人群在受压部位使用薄膜敷料、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均可以减小卧床患者皮肤承受的剪切力,从而预防压疮发生。皮肤脆弱或干燥者,应用皮肤保护剂(赛肤润),保持皮肤适度湿润,可有效预防压疮。对高危人群,每日检查骨突处及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质地(软硬),观察温度,有无变红。

3、营养支持:饮食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每日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补充适当的硫酸锌等营养物质,可促进压疮的愈合。

4、增加皮肤支撑面:在椅子或轮椅上使用减压坐垫。床垫上放局部减压垫,医用羊皮垫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5、应用皮肤减压工具:长期卧床患者可以应用气垫、水垫、凝胶垫、泡沫敷料垫、楔形垫等。

六、护理禁忌

1、禁用环状或圈型装置、充水手套和非医用的合成羊皮垫:避免局部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新的压疮发生。

2、禁用酒精局部按摩受压导致的红斑区:造成局部组织血流量下降,伤害皮下组织。

3、禁用吹风机或家用烤灯照射局部皮肤:改变皮肤外环境,降低皮肤抵抗力。

4、皮肤表皮破溃后,禁用含碘消毒剂局部消毒:化学刺激、细胞毒作用、影响上皮细胞生长,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清洁即可。表皮破溃未感染的情况下,伤口禁用抗生素,避免增加耐药菌株感染的机会。

七、小结

压疮由多种因素引起,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危险因素全面评估、有针对性的给予干预、就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病痛。

文/康复中心 李玉环

北京小汤山医院

医保号:14110019

电话:010-61781818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讲解(预防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