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

2020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奖揭晓了,获奖者是发现黑洞的罗杰彭罗斯、莱茵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

2019年4月10日,人类史上首张真实黑洞照片诞生了!黑洞原来长这样: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

可惜它刚一与地球人见面,就被地球人玩坏了,变成了下面这些模样: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3)

黑洞被用来“卖萌”、用来“惊悚”、用来“抽象”、用来“动漫”......但是,让我们脑洞大开一下,还有没有更高级的“用”法?

黑洞有没有可能帮助地球人去“悟”那宇宙真实境界?

有!而且黑洞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被誉为“21世纪最推崇的现代觉醒电影”——《三摩地》,其导演和编剧干了一件非人干的事,就是把语言无法描述的那个“三摩地”境界(你还可以称这个境界为“涅槃”、“道”、“无上”、“天人合一”、“爱”......)表达出来。

他们做到了吗?

他们找了一个方法:打比方。其中一个比方就是黑洞。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4)

/ 观黑洞悟真实 /

概念能表达出来的,都不是你要“悟”的至高境界。因为真正的真实始于跳进未知。

那怎么办?

找一个“非概念”来打比方吧,《三摩地》找到了科学史上最伟大也最令人抓狂的发现——黑洞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5)

▷ 既有也无的黑洞

黑洞有吗?

找一下百度和尚,你就知道这个定义: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热量无限大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

不可见,不可测,空空如也,只知若干个“无限”,那黑洞能算有吗?

黑洞无吗?

1970年,美国的“自由”号人造卫星发现位于天鹅座X-1上一个比太阳重30多倍的巨大蓝色星球,该星球被一个重约10个太阳的看不见物体牵引着。天文学家一致认为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黑洞。

从1970年至今,天文学家发现了无数个黑洞,主要分为两类: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6)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黑洞

一类是质量在几倍到几十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算是质量比较小的黑洞了,它们基本上都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最后的结果。这种黑洞在每个星系里面都有,比如在银河系里就有很多。

另一类是差不多每一个星系中心都有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在百万到百亿倍太阳质量之间。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质量是4百万倍的太阳质量的黑洞,还属于这种黑洞中质量较小的。(援引自果壳网张双南回答:黑洞这么贪吃,最后会被撑死吗?)

2017年12月7日,美国卡耐基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遥远的超大质量黑洞,该黑洞质量是太阳质量的8亿倍。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7)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8)

而到了今天,世界首张黑洞照片已经摆在地球人的眼前,你还能说它“无”吗?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9)

是的,它看不见,它测不到,它空空如也,但只要是在它视界内的任何物质以至于光线,无不被它“吃”掉。科学定义:“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更有新的科学理论假设:所有的物体,从最小的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的形成,如星系,都有一个黑洞(或称神秘奇点)在它们的中心。

也就是说,黑洞的这个最新定义,可以称为“无处不在的中心”。那黑洞还能算“无”吗?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0)

▷ 既动也静的黑洞

黑洞动吗?

在一个难以想象的极小空间里,包含着动辄数十亿太阳的质量,其中心就是一个一维奇点,这样的玩意儿能动?

根据物理原理运动是不可能的。要运动,得要有空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运动,就会有时间(从一个时间点开始动,再到一个时间点结束)。

想象一下你清晨起来跑步,就知道你占用了多少空间,又花了多少时间。所以,别说运动了,在奇点那里,如果根据物理原理的话,事物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别说动了,因为存在本身就占用了空间。

可是,奇点那里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它深不可测,它不被感知,它不可能动。

那黑洞是静的?

静静的,那“吃”进去的东西,包括光、信息去了哪里?静静的,为什么会随着“吃”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静静的,为什么还会有爆炸,有坍塌,有蒸发?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1)

黑洞超越了有和无,也超越了静止和运动,让你至少在认知上可以接受:“原来,无和有可以同一,寂静与动能可以在同一个点上发生;寂静(空)并不是某种与动能(有)分开的事物 ,寂静(空)也不是动能(有)的对立面。你可以称之为动态的静止或怀孕的空无。”

而“三摩地”呢?三摩地的境界就是真真实实体认到寂静与动能是同一的,形象与空性是同一的,一切事物皆是空性的舞动罢了。

这对大脑(心智)而言,是极其荒谬的,因为大脑(心智)只会玩二元游戏,而在Leila(一元)游戏中,所有对立统一了,二元变一元了,大脑(心智)就傻了。

但如果你还能接受,你还想打破二元,好,继续往下闯。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2)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3)

▷ 既有门也无门的黑洞

把万物都吸进去,那黑洞有个“门”?但黑洞那么小,小到只有一个“点”,哪里可能有个“门”?

又是一个悖论。

前面说了,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事件视界就是时空中的一个边界,可这个边界在哪?无人知晓。边界有多大?无人知晓。哪里算进去了?无人知晓。从“没进”到“进去”,可能连“一瞬间”都没有。

黑洞的事件视界(边界)就是一个无门之门。

同样的,进入到三摩地有个“门”?有个世界各大宗教与灵修通过各种咒、法、符、术为你打开的“门”?

对不起,没有进入那伟大实相的“门”,但又有无限的道路。这才是真实。

禅宗就有个“无门关”,无数公案都在说它,所谓“说道无门。尽大地人得入。说道有门。无阿师分。”要觉悟三摩地,就如同觉悟黑洞的事件视界(边界),必须要经过的,就是一个“无门之门”。

电影《三摩地》干脆直接说:

没人能通过这扇无门之门;没人能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也没人能弄清楚;所以,唯一的方法是——不要做任何人。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4)

什么叫不要做任何“人”?

正如没有一个“物” 能跨越黑洞的事件视界,凡是吸进黑洞的就不可能再是“物”;三摩地则是‘自我’和‘无我’之间的门槛。只有对“我”结构的认同的终结,才能进入那无门之门。

当你真正接近这个伟大的实相时,你的生命开始围绕着它旋转,然后你开始消失。当你真正接近内在时,外在便开始消失。

我们看不到黑洞,但我们可以通过事物的运动方式,通过它如何与物理现实相互作用来了解黑洞。同样,我们也看不到自己的本性,内在自我不是一个东西,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开明的行为。

正如铃木禅师所说:

“严格说来,没有开明的人,只有开明的行动。”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5)

既有也无,既动也静,既有门也无门。亲爱的,你那只认同“自我”的大脑、你那只认同“二元”的大脑还在转吗?还能转的动吗?还是,你终于开始放弃它了?

放弃它,勇敢跳进未知,你才可能成为Leila(一元)游戏中的头号玩家。

/ 观Kosha悟真实 /

下一个非概念的比方是——Kosha。

何为“Kosha”?

在古老的《奥义书》中,“人”由五个不同的维度组成,形成不同的能量层面,称之为五种不同的kosha。

每个kosha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层面上的“人”。有意思的问题是:镜子大家都照过,可当你去照镜子时,镜子中的那个“人”是你吗?或者,不是你吗?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6)

大多数人看到反射并相信那就是他们自己。

我们其实被很多面镜子中的自己所迷惑。如果你认同这面镜子里的“人”,这个“人”就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无法再认识自己的真实本性。

不信来看看,现在的你正认同哪面镜子中的自己:

一面镜子反映了物理层,即物质躯体,是那个身体的你;

另一面镜子反映了能源层,即你的气,你的能量,是那个呼吸的你;

第三面镜子反映了你的思想,你的想法,是那个思考的你;

第四面镜子反映了你的直觉或更高层次的意识,是那个内在的你;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7)

第五面镜子反映了当你接近超然的、神圣的或非二元的境地时拥有的喜乐,是那个解脱的你。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8)

还有第六面,第七面,第八面.....有潜在的无数镜子或自我的方面,你可以无限区分,而它们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它们还在互相反射,从而形成了永无止境的无限反射。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19)

有些镜子你看见了,有些镜子你没看见,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和它们的反射不在。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0)

好了,现在想象一下打碎所有的镜子。

注意,是所有的镜子,包括第四面、第五面那样看起来是反射智慧的镜子,因为那不过还只是“反射”。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1)

当所有的镜子被打碎,再没什么能反射你给你自己了。这时的你在哪里?

当心意静止时,镜子不再有反射,没有了主题,没有了对象,这时的你在哪里?

当自我的所有层面都显示为空时,你就会从自我中解脱出来。没有任何残存的概念。当你意识到你不知道你是谁时,就成了你进化中的转折点。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2)

还剩下谁经历着呼吸?谁体验着味道?是谁经历了吟诵、仪式、舞蹈、山林?见证着见证者,观察着观察者。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3)

起初,当你观察观察者,你只会看到假我,但如果你坚持不懈,它就会让步。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4)

一生当中,总要有那么一次来一个“打碎所有镜子”吧?!不然也太“枉然”了。

一生当中,总要有那么一次以存在的全部力量,坚定地、敏锐地去询问“剩下的你在哪里,经历在哪里”吧?!不然也太“无趣”了。

如果你这样去做了,哪怕只有一次,你都有机会去真正体悟电影中的这段话:

“三摩地的意思是要在所有的事物中认识到同一性或一体性。意味着联合。它把你自己的各个方面都结合起来。但是不要把知性的理解误认为是对三摩地的实际觉悟。是你的寂静,你的空性将生命螺旋的所有层面联合起来。”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5)

伟大的诗人、公认的圣人鲁米曾说过:“‘寂静无声’是上帝的语言。其他都是拙劣的翻译。”

而电影的最后,是一段导演的自我总结:

我们如何用文字和图像来表达‘寂静无声’?我们如何用呐喊来表达沉默?这部电影并没有把三摩地说成是一种智力概念,而是对无为的一种激进的呼吁、是对冥想、内在、沉默和内在祈祷的召唤。

停止吧,停止一切由病态自我意识驱动的事情。

我们不能用图像来表达“寂静无声”,

但导演还是拍了这部电影;

我们测不到、摸不着“黑洞”,

但科学家还是为我们拍到了照片。

感谢科学家们,感谢《三摩地》,

感谢每一双“指月之手”。

关注我们,你的每一次参与都是一份力量!

禅说电影

不一样的角度看电影

让我们一起:

【看】他人的电影,

【观】自己的生活,

【导】自己的人生。

黑洞的可怕之处到底是什么?黑洞的真实模样(26)

本文作者:素说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定会妥善处理。

想看文中推荐的电影,可以关注与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