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历史知识科普文中,已经指出人们耳熟能详的烽火戏诸侯一说并不靠谱,这是因为几乎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烽火这种报警系统在先秦就已经存在,更不必说西周末年,但是,即使是这些辨正科普的文章,基本上对周幽王的评价与传统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同:

历史上,周幽王的确是一名无能的苛政君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政局贪婪腐败,重用奸臣,鱼肉百姓,最终激起民愤,导致西周灭亡,这都是无可争议的史实。

甚至某些基本梳理和揭示了平王和幽王父子关系的文章也有这样的句子:

不满周幽王的残暴统治,不愿为幽王效力;

幽王本身昏庸残暴,引来不满。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1)

(钱穆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

(传说中的褒姒故里)

而在《国语·晋语》中,按照晋献公时史官史苏的说法,则是这样:

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褒姒是褒国人因为受到幽王的讨伐,献给幽王来换取和平的(史苏是用来和晋献公伐骊戎而得到骊姬来相比)。在《晋语》(史苏)的叙事体系中,褒姒是被征服者向征服者进行复仇的工具——妹喜、妲己一样的雌性杀手;而在《郑语》(史伯)的叙事体系中,褒姒是古代邪神的一种“转世”,是促使西周走向灭亡的天命的工具。

这两个版本有共性也有差异,最后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这里汇合在一起,司马迁还加上了最为戏剧化的部分即烽火戏诸侯这个桥段,于是,在《史记》这个版本中周幽王是不作不死,而褒姒也被添加了更加神秘而暗示为邪恶的特质:一点儿不笑甚至连话也不说。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2)

(褒姒不肯笑在《史记》之前并无记录)

我们不难发现,褒姒故事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层累的妖魔化的过程,有学者认为: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或许只有将褒姒妖魔化,西周王朝的声望与其耻辱的结局之间的矛盾才可以得到适当的调和。找到了西周灭亡的替罪羊,后世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就能够求得一种心理平衡,从而他们也就有理由继续视西周王朝为模仿王朝。

然而,在谈古论金看来,对褒姒的妖魔化,未必全然是后世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的发明,而或许从她还在王后位置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褒国的国君为有褒氏,姒姓,大禹的后代,这至少是像《史记吴太伯世家》李将吴国的建立归因于周文王的两位叔父这样的说法,虽然是虚构,但已经在当时形成共识——从这个角度,褒姒更大的可能是出自褒国的国君家族,有着高贵的血统,而不是一个被逃亡平民收养的私生女。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3)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的褒姒剧照)

在褒姒的传说中,周厉王末年,接触龙漦的女子7岁,其15岁怀孕时,当为周宣王八年(前820),褒姒出生当在周宣王八年或九年,宣王在位46年,到褒姒在史书中初次出现的“幽王三年”(前779)时(《史记·周本纪》“三年,幽王嬖爱褒姒”),按照上述的算法,她已40岁了——很难想象幽王此时单纯是惑于中年妇女褒姒的所谓美色,可能的解释无非有二:第一,关于褒姒是古代邪神“转世”而成为惩罚西周王朝工具的说法本身就纯属虚构,而即使排除怪力乱神的因素,她也不是那个被锁定私生女身份的弃婴;第二,幽王伐褒国获褒姒的事件所对应的时间并非落在“幽王三年”,而存在极大可能是其20多年以前,也就是褒姒正当青春妙龄的时候。

换言之,幽王很可能在身为太子的时候,就与褒姒结缡,如果是这样的,他们的儿子名叫伯服,符合西周嫡长子的命名方式也就顺理成章了。

《今本竹书纪年》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

《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则是这样的:

(宣王)三十九年,王伐申戎,破之。

这也许是同一场战役,因为记载的偏差被记录于前789年或前787年;也许是不同的两场战役(周人的胜负结果也不同),不过,这里的申或者申戎,称呼虽然不同,但是指的都是当时的一方诸侯申国也就是西申(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内的北部,而不是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南申)。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4)

(地图上的申国地望供参考,请注意南阳地区同时有申国)

所谓申戎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

鉴于申的位置与戎相近,加上他们之间长期的牵连瓜葛,一旦他与周的关系恶化,周斥之为“申戎”便在情理之中了。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如果南阳之申是由迁往南方的西申贵族建立的,那么很可能是一批新的戎人占据了西申,因此被周人称为“申戎”。

除了这两种可能,谈古论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国语·周语》说:“齐、许、申、吕由大姜。”韦昭注曰:“四国皆姜姓。”西申本身就是最早的申国,和前往东方拓展的姜齐一样其族源就是羌戎,他们是周人传统的盟友,但周人与之关系恶化,就用其出身来丑诋他为戎。

按照通行的史料记载,申后(西申申侯的女儿)被立为王后,是在《竹书纪年》记载的周申之战7年后,按照上述时间轴,这非常可能是一场与“申戎”的和亲,申后取代了褒姒的王后地位——在这个人物关系中,申后类似后世北齐奠基人高欢新娶的柔然公主,而褒姒是原配发妻娄昭君。

当然,如果要在逻辑体系上尽可能周延和完善的话,褒姒与神龙等传说无关,而晚于申后进入幽王后宫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是在这个诠释版本中,褒姒也有极大概率是一个幽王用来替代戎狄和亲公主的古老贵族家族出身的女性,而不是一个出身微贱以色事人的妖妃。

回到幽王本身,他即位之初的5年内,其政府中有一位被称为“皇父”的重臣,根据金文等的显示,皇父担任太师之职44年,是宣王和幽王时期西周政权中枢的一个重要人物,从幽王五年到幽王八年(前777—前774),皇父离开了朝廷也离开了陕西王畿地区,而一位名叫虢石父(也就是上述史苏提到的虢石甫)的大臣被幽王委以重任。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5)

(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

虢石父就是虢公鼓,“鼓”是名,“石父”是其字,虢石父是虢国的国君,也是周幽王的卿士。

《史记・周本纪》记载:

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

这些负面评价都是一些抽象的伦理抨击,说服力并不充分。

事实上,在史书上获得了正面评价的郑桓公其实也是幽王这个新的统治集团的核心(后来郑桓公和幽王一起战死),幽王、褒姒、虢石父、郑桓公构成了四人统治核心,而从皇父等顾命老臣手中将权力平滑地获取过来,是这个核心集团展布新政的必要前提。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6)

(郑氏三公,郑桓公在幽王任命的司徒任上,赢得周人的爱戴和欢心)

贬低虢石父而抬高郑桓公,正如说杜如晦是奸臣而房玄龄忠心不二,是非常荒唐的。其实,郑桓公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和虢石父的“敛财”,正是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天可怜见,连《三门峡日报》刊登的文章在肯定虢石父作为虢国国君对三门峡虢国的建设尽心尽责、贡献巨大的同时,还附和旧说认为他积极参与王室纷争,纵容周幽王荒淫无度、废长立幼,不仅激化了王室内部的矛盾,而且恶化了周边邦国的关系,对西周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7)

(虢国博物馆珍贵文物龙纹白玉璧,虢石父的后世形象与佞幸无异,与其身份地位不匹配)

而所谓“好利”指的是幽王在西周统治集团内部进行加强王权和重新分配财富的努力,而剥夺其子宜臼(后来的周平王)的太子之位,也可以解释成不让与当时严重威胁镐京和陕西王畿地区的西戎关系密切的儿子成为王位继承人——当然,宜臼是不是太子也存在疑问,另有很大可能伯服本身就是太子;如果褒姒更早成为幽王的妻子,幽王此举是不是废长立幼也有待考察。

上述种种特别是后者受到了宜臼和宜臼的外祖父申侯为代表的失势集团借助外来力量的反弹。

《史记》关于这个反弹的记载轻描淡写: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8)

(镐京附近的地理形势)

这件事,就是前772年,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并杀死幽王,此时托庇于外祖父处的宜臼和外祖父一起是犬戎的盟友,对幽王来说宜臼的行为使得他难逃弑父之名——后来平王所谓因为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残破加上戎狄等外患威胁而不得已东迁,要么是自己招来的外援完全失控玩脱线了,要么就是一个摘清自己罪名的切割行动。钱穆在《西周戎祸考》里面明确指出:

《史记》不知其间曲折,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是友而非敌。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

平王奔西申,而(幽王)立伯盘(伯服)以为大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

当时“周二王并立”(平王和幽王的弟弟携王),有着原罪的平王并不具有合法性,后来平王让渡权力和利益给一些诸侯,才换取了他们的支持——其中包括郑武公郑庄公不顾杀父祖(郑桓公)之仇与之合作,虢石父之孙、立平王政敌携王的虢公翰之子虢公忌父也被平王重用来制衡郑庄公,可见利益当前原先的派别都可以洗牌重组。

周幽王为什么能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9)

(传说中的周幽王陵只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考古结论其时代在战国秦汉间,应不是幽王之陵)

《诗经·小雅·正月》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种红颜祸水、妖女祸国的说法已经被现代主流观念所扬弃。

而幽王留下的昭彰恶名,基本上也是成王败寇的结果——事实上,被后世史家贬低为昏君的周幽王和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兴之主的周宣王,其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幽王的所谓“好利”与宣王“料民于太原”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增强王室经济实力进而巩固王权。

因为申侯和平王的引狼入室,幽王最终身死国灭,一盆盆脏水也就很自然地泼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公允,退一万步讲,即使他才智能力有限不足以应对复杂的革故鼎新,也并不能丑诋为不作不死纯属活该。

有一个细节就是,关于褒姒的各种妖魔化传说,就出现在平王最早也最强有力的支持者郑国和晋国的口传文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