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凶的真实的马(一匹小石马竟然影响了北宋的命运)(1)

来源|喜马拉雅精品课程《凯叔&马未都:给孩子听的中国史》

编辑|于卓冉

大家应该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吧,但是你知道他小时候的故事吗?你知道他最心爱的玩具是什么吗?今天就一起看看宋太祖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对北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吧。

影响北宋的小石马

小石马,是宋太祖赵匡胤小时候最心爱的玩具。别看它只是个玩具,却跟北宋的一件国家大事有关。小石马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历史上最凶的真实的马(一匹小石马竟然影响了北宋的命运)(2)

公元976年,夏初的一天,洛阳城的夹马营人山人海,似乎整座洛阳城的人,都到了这里。

百姓的脸上,洋溢着欣喜和兴奋。究竟发生了什么好事呢?

忽然,有人喊道:“来了!”

只见,长街尽头出现了几百个身影。最前头两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左边那人,便是当今圣上——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他当皇帝已经十年了,这是头一次回到家乡,自然是盛况空前、万众瞩目。

与他并肩而行的,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三十多岁,相貌斯文,比起哥哥赵匡胤,略少了一股英武之气。他们的身后,是步行的百官和随行的士兵。

看到赵匡胤,一个老人说道:“这孩子打小就不安分,整天舞枪弄棒,谁能想到他居然做了皇帝。”

“嘘!你不怕掉脑袋!”

“我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他听见了也不碍事。”

历史上最凶的真实的马(一匹小石马竟然影响了北宋的命运)(3)

就在此时,赵匡胤勒马在老人家面前停住了:“李大叔,身子骨还好吧。”

“好!好!哎呀,你这小子,打小就有能耐,我却不知道你的能耐那么大呀!”

赵匡胤豪爽一笑,继续打马前行,一边走一边和父老乡亲打招呼,一点儿也没有当皇帝的架子。他先去老房子祭拜了双亲的灵位,然后又拜访街坊邻居。长辈说到他小时候的糗事,他不由得哈哈大笑,只是面对当朝皇帝,乡亲们还是略显拘谨。

不知不觉,天色已黑。赵匡胤即将踏上归程,乡亲簇拥着为他送行。这时,赵匡胤望见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对身边的士兵说:“你们到那里挖一挖,看看下面有没有一个石头做的小马。”

士兵依言而行,果然刨出了一个小石马。

看到小石马的瞬间,赵匡胤百感交集, 他摸着小石马说:“这是朕年幼时最心爱的物件,当时朕怕它丢了,才悄悄把它埋在树下。”

“如今您贵为皇帝,恐怕日后也难得回来了吧。”

赵匡胤把小石马包好,挂在马鞍上:“洛阳是朕的桑梓之地,更有山川之险,定都于此,未尝不可。”

听闻此言,父老乡亲顿时欢声如雷。

此时,距北宋定都汴梁城已有十年,东京汴梁就是现在河南开封。而赵匡胤迁都洛阳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难道只是因为思念故乡吗? 回到洛阳的行宫,赵匡胤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议迁都洛阳之事。

历史上最凶的真实的马(一匹小石马竟然影响了北宋的命运)(4)

皇帝要搬家,文武百官、各部衙署都得跟着搬,这可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迁都一事,遭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对。赵匡胤当场大发雷霆,拂袖而去。

官员们觉得既然迁都不成,赵匡胤应该很快就会打道回府。可谁想到,赵匡胤竟然与群臣开始了冷战,不说迁都,也不说回汴梁,就这么一天天地耗着。如此过了十几天,有一天下午,赵匡胤突然传诏,命令百官第二日到洛阳城北郊狩猎。

赵匡胤执着于迁都

次日一大早,在赵匡胤的率领下,众人前往洛阳北郊。

奇怪的是,赵匡胤只是带着大家向北走,并没有弯弓射猎。午后时分,众人到达黄河岸边,赵匡胤下了马,望着黄河久久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今日出行,朕并非为狩猎,率众卿至此,依然是为迁都一事。”

见不少大臣暗自摇头,赵匡胤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不同意,朕也要迁!朕不但要迁都洛阳,以后还要迁都长安!”

这时,一员武将说道:“陛下,汴梁地处南北要冲,水陆交通畅达,便于运送粮草。汴梁的禁军多达数十万,粮草供给几乎全仰仗江南。都城若迁到洛阳,运送粮草将多有不便啊!”

赵匡胤迟疑了一下,自从他提议迁都以来,虽然很多人劝谏过,但他们不是说洛阳风水不好,就是说这里没有王气,总之都是一些虚无缥缈,只有这个武将说到了要害。

“不对,此人是个粗人,怎么会突然间慧眼独具,一眼看到要害所在呢?”想到这里,赵匡胤厉声喝道,“你说的这些是谁教的?”

那武将哆嗦一下,下意识地看了赵光义一眼。赵光义知道掩饰不住,急忙跪倒在地:“臣有罪!”

“皇兄,臣弟以为,迁都万万不可。”

赵匡胤听了这句话,一步迈上了岸边的一块大石头,用马鞭指着黄河北岸。

“自从燕云十六州落到契丹人手中,我大宋只能以黄河为屏障。汴梁周遭一马平川,无险可依。为防契丹人,我大宋不得不在汴梁集结重兵,仅粮草、军饷,每年都得消耗全国赋税之大半。而洛阳周边,有雄山大川,易守难攻。若迁都洛阳,以山川作屏障,便可裁撤冗兵,节省大量赋税。”

赵光义回道:“皇兄之言甚是,但为人君者,施政既当考虑千秋,还须考虑当代。臣弟以为,迁都虽可裁撤冗兵,但到时江南的粮草运送不便,还得征调无数民夫,疏浚积淤多年的运河。隋炀帝杨广当年一意孤行,挥霍民力,因一条运河而亡国的前车之鉴,皇兄难道忘记了吗?”

望着波涛滚滚的黄河,赵匡胤心乱如麻:“当年朕征战沙场,凭借一人英勇尚可扭转战局,如今身为一国之主,做事反倒要顾虑重重了,到底是功在当代重要,还是利在千秋为先?”他反复想了几遭,却也没想清楚。

百官见圣上面露犹豫之色,同时跪倒,齐声呼道:“陛下!三思!”

思量许久,赵匡胤长叹了一声,他明白,如今立足汴梁才十多年,迁都已经如此艰难,时日迁移,只怕再难实行了。可是,若不迁都,只怕不出百年,大宋的国力就会被耗尽。

历史上最凶的真实的马(一匹小石马竟然影响了北宋的命运)(5)

“唉……”赵匡胤怔怔地站了一会儿,无奈地摇摇头:“先回洛阳吧,迁都一事,容朕再想想。”

和小石马在一起

第二天,赵匡胤率领百官踏上了归程。身后的洛阳城越来越远,赵匡胤不由得悲从中来。他已经快五十岁了,不知在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回故土。想到此处,他命令所有人停下。命人取来一张强弓,拉满弓弦射了一箭,又从马鞍上解下包裹,拿出那个小石马,让士兵把它埋在了落箭之处。

赵光义走上前问道:“皇兄,这是……”

赵匡胤扭过头,看向远处,幽幽地说:“等朕百年之后,你一定要把朕送回故乡,和小石马葬在一起,好让朕落叶归根、随侍双亲。”

夕阳西下,橘黄色的霞光里,浩浩荡荡地队伍逐渐远去。这一去,赵匡胤再也没有回来,回到汴梁不久,他就驾崩了。之后,他的遗体被送回故乡,安葬到了埋小石马的地方,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知的永昌陵。

历史上最凶的真实的马(一匹小石马竟然影响了北宋的命运)(6)

一百多年以后,金国大军挥师南下,渡过黄河,因为黄河之南再无屏障,金军长驱直入,踏破了汴梁城,北宋从此覆灭。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宋太祖主张迁都是完全正确的,也不能说明赵光义反对迁都就是错误的,因为北宋亡国的原因还有很多,都城设在汴梁,只是其中之一。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了解北宋亡国的原意哟。

主播:凯叔讲故事,王凯,原央视财经主持人,创办“凯叔讲故事”品牌。

关于喜马拉雅: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