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造万物生灵,从初一到初六,女娲创造了“六畜”,到初七才让人类诞生,所以老百姓就把正月初七确定为“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初七吃面什么习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初七吃面什么习俗(大年初七人日节)

初七吃面什么习俗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造万物生灵,从初一到初六,女娲创造了“六畜”,到初七才让人类诞生,所以老百姓就把正月初七确定为“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

大年初七的“人日节”,是春节假期当中的一个小节日,历史学家认为,人日节是古代君主为了体现自己“以民为本”,用于祈盼人民安乐、风调雨顺的一个节日。

大年初七

汉代《占书》中就记载:初七人日,人民安,君臣和会。说明至少在汉代的时候,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已经有过“人日节”的习俗。

而且在人日节这一天,各地的衙门和监狱都必须要停止审讯犯人,更不允许对犯人施加刑罚,可以说是古代最人性化的一个节日。

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人日节更是祈福纳吉的重要节日,有“初七要晴不要雨”的说法。

大年初七

老百姓认为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如果是阴雨天气则不是好兆头。

在唐代的时候,不仅老百姓要在初七这天祈祥纳福,皇帝也会带领群臣登高赋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过年和春节,可以说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长的假期,从腊月开始,在外的游子就陆续返乡团圆,那什么时候才开始出去工作呢?俗语说:不过初七不远行。

大年初七

在古时候,外出的游子必须过了人日节才能出门,也就是说,要等过了正月初七以后,外出务工或者在外地生活的人,才可以离家远行,你像现在很多在北上广深工作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一般都会在初八才会回到工作岗位。

因此,在正月初七这天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也就是要吃一碗“拉魂面”。正月里吃面条,是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

大年初七

但是初七的这碗面条为什么叫“拉魂面”,有何讲究?你知道原因和寓意吗?大年初七吃“拉魂面”是老祖宗留下的习俗,非常有意义。

拉魂面,也叫“收心面”,因为在过年期间,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彻底放松了下来,不但好吃好喝,而且想睡懒觉就睡懒觉,然后接连几天都是走东串西亲友聚会,玩得都有点不亦乐乎停不下来的感觉,按照老人家的说法,这叫把心都玩“野”了。

大年初七

春节假期虽然舒坦快乐,但是过了初七以后,大家就要开始离家返岗,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当中,因此,长辈们就会在这天特地煮上一碗“拉魂面”,让晚辈们吃了以后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顺顺利利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当然除开拉魂面的习俗以外,正月初七还有吃七宝羹、送火神等传统,南北各地都有各不相同的习俗讲究来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过了人日节,吃完“拉魂面”,很快就要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