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主治]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肋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方解]此方来自《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因此,小柴胡证具有:

①半表半里;

②寒热往来;

③心烦喜呕;

④胸肋苦满;

方可用小柴胡汤。

案例:患者喝了酒,又淋了雨,感觉浑身不舒服,怕冷有怕热。这就是寒热往来,酒为阳热之品,雨水为寒湿之物,一纠一缠,浑身不解,造成半表半里,既入太阳经又未入阳明经,就夹在中间位置,出又出不去,进又进不来。为半表半里,寒热往来。喝了酒,风雨一入侵,头疼喜呕,故不可汗法、下法、吐法三个治疗方子,只能为和法!和法,为有小柴胡汤!

其歌诀: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

从歌诀,看得出,全方中唯有“和”字才是本方之重。“和”可以理解一个家庭的和谐,可以理解一个随和的人,也可以理解一个和事佬,乃至一个国家“和天下”。常说,一剂小柴胡汤,包治天下。虽有夸张之意,但许多名方名医,基本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化裁而成。

因此,小柴胡汤和解功

方中的中药配伍:

此方中柴胡性苦、平,入肝、胆二经,透解邪热,疏达肝经;伍以黄芩疏肝清泄邪热,二者伍之,共和解少阳;法半夏与生姜温中和胃降逆;党参、炙甘草扶正气、建中、抵抗病邪;大枣和胃气、养血生津。

方中用了日常中的食物:大枣、生姜、党参,在《伤寒论》中,很多名方基本都是以生姜枣配伍,生姜温中止呕,大枣和胃养血生津。生姜枣的药性为“和”,以“和”来伍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女患者,逢经时,每次投【小柴胡汤】加减,获良效!本人认为,女患者逢经时,本虚弱,风寒泄气入侵,故有表证。每投【小柴胡汤】获良效。

方中的柴胡,本人认为,少量柴胡(5克~6克)可以升阳举陷;大剂量柴胡(10克以上)为疏肝清热解郁;但要得辨证论治才行,因为使用大剂量柴胡的时候,会有劫肝阴之弊,所以要辨证论治,不可忽视!

“两兄弟”~柴胡、黄芩,分不开。许多医生,喜欢这两个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柴、芩配伍,疏肝气清泄热,肝胆之热得以疏泄清热。

可使外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加减化裁

刚才说过,许多医生都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成,治疗多种疾病!

①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法半夏、党参,加瓜蒌子清热理气宽胸;若烦躁不安,则加栀子豆豉汤;

②若渴甚者,去法半夏,加芦根、天花粉止渴生津;

③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如腹痛不拒按则加白芍;如腹痛拒按也加赤芍;具有“芍药甘草汤”之意。

④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茯神)利水宁心;

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则就有太阳病,去党参,加桂枝解表助阳;

浅谈【小柴胡汤】,请评论、关注、点赞

@李小执业药师谈健康

评论

关注

点赞

小柴胡汤配方解读(浅谈小柴胡汤)(1)

小柴胡汤配方解读(浅谈小柴胡汤)(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