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家兄(上)

作者:衣秉伟(辽宁鞍山)图片/秉伟提供

观长江修身赋全文(散文逍遥家兄上)(1)

垂钓

“闲愁如飞雪,人酒即消融……"家兄善饮一世,十分喜欢陆游的这首《对酒》,他性情豪放,交朋好友而不拘制约。他比我年长十六岁,常板着兄长面孔对我训诫,授之为人处世之道。

家兄几乎游遍国内名山大川,古刹名寺,好发思古之幽情,古今典籍爱不释手,唐诗宋词,朗朗上口。

观长江修身赋全文(散文逍遥家兄上)(2)

家母读报

上世纪五十年代,家兄入沈阳炮兵学校学习,授少尉军衔,后因意外受伤,转业到地方。多年后,常在我们兄弟和朋友面前自诩这段经历是他的人生亮点,并将校长廖运周(国民党起义将领)炫耀得天花乱坠。

家兄一介电气工程师,先后在市设计研究单位和经委信息部门供职。“文革”期间,属于典型的“逍遥派”,对任何群众组织不感兴趣,还经常与军代表和造反派头头对着干,帮助不少受歧视的知识分子摆脱窘境。这些知识分子同事把他视为知己,无话不谈,他们也是家兄宅中酒桌上的常客,猜拳行令,兼论时政,很是热闹。家兄遇到人品好有才华的年轻人另眼相看,忘年相交。青年工程技术人员迫在结婚,急需住房,他把分到手的房子热情让了出去。

观长江修身赋全文(散文逍遥家兄上)(3)

少年戏犬

临退休前两年,家兄忽然喜欢上钓鱼,我原以为他不是好静、能坐得住那种类型的人。没想到每周至少一两次约上三五好友跑到郊外鱼塘去垂钓,几近痴迷,天至傍晚有所收获,大伙一定喝上几杯。那些年让我惊诧的是,我这位家兄言必谈垂钓,行必携钓具,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家兄临近花甲,退休后如何打发时光,一次兄弟几人在一起小酌,他突然向我们通禀,他在海城大屯白石寨承包一窪鱼塘。我去看了看,鱼塘水波潋滟,岸边支有一草庐,左右有几棵果树和小片耕地,大有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架势。

观长江修身赋全文(散文逍遥家兄上)(4)

撷秋

紧接着,这老兄对鱼塘周边进行了基本建设。在我们兄弟和朋友们的协助下,紧贴鱼塘浅滩立起一休闲凉亭,草庐改建成两幢红砖瓦房,整个鱼塘四周围上篱笆,水面飘有一叶扁舟,鸡犬鸭鹅悉数登场,条理之中蕴潜些许浪漫。

从此,家兄独自在鱼塘安身。白天“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晚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下子可苦了嫂夫人,每周从市内都得跑两三趟鱼塘,拿些吃的用的给他,帮他洗洗涮涮。连公交车司机和她都熟了,总说,老太太又来了。

(未完待续)

观长江修身赋全文(散文逍遥家兄上)(5)

—— 作者简介 ——

衣秉伟

1953年生,2013年退休。曾担任鞍钢外事办领导职务,并任日语译员工作,20余次陪同鞍钢领导赴日访问及其它考察项目。有日本文学译作在国家《译林》、《读者》等发表。

喜读中外文学作品,兼顾古籍。青少年时期就喜摄影,并获各类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