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气态

无味

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1)

注意:①氧气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②氧气的储存:氧气往往储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

2、氧气的鉴别: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2)

3、理解、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常见误区

误区1:错误地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正析:氧气虽然支持燃烧,但是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

误区2:错误地认为氧气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正析:氧气的化学性质虽然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并不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如氧气与金即使加热条件下也不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误区3:错误地认为"烟 = 雾"

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磷燃烧产生白烟,"雾"是液体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浓盐酸在空气中易挥发,挥发出的物质可以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雾。

三、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木炭燃烧实验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3)

【实验操作】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有集气瓶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产生火焰,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防止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灭,确保实验成功。

硫燃烧实验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4)

【实验操作】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分别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①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②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在氧气中:①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注意事项】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5)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6)

【实验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不燃烧,保持红热。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热量。

【注意事项】① 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② 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 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 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 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 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四、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7)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产生黄白色火焰,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温度最高,产生少量的黑烟,放出大量的热;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焰呈白色,并产生白雾(石蜡蒸汽)。

分析】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温度最高,产生少量的黑烟,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在火焰上方罩上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

故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得比较

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