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浙江新闻、金乡发布、苍南县纳税人维护权益协会

转载于 温州人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有人在挫折中沉沦,有人却在挫折中浴火重生……近日,由浙江公共新闻频道和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推出的专栏《共享阳光》,介绍了一位身残志坚的企业家——温州(金乡)雪宁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宁。

温州一家人黄志雄就莫名消失了(又一个了不起的温州老板)(1)

30年前,因为一场意外,薛宁被电击全身大面积烧伤,死里逃生,却落下了终生残疾;30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是金乡一家企业的负责人。

浴火重生之后,在商海闯出了一片天地,着实令人钦佩。而更让人对他肃然起敬的是,他的工厂里70%都是残疾人。

温州一家人黄志雄就莫名消失了(又一个了不起的温州老板)(2)

薛宁:浴火重生 打造爱心港湾

金乡镇温州雪宁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薛宁,早年因工作中一场意外,从健全人变成残疾人。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转战商海,不但拥有了自己的实业,还大量吸纳社会上的残疾人就业,把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温情的爱心港湾。

温州一家人黄志雄就莫名消失了(又一个了不起的温州老板)(3)

1989年3月的一天,当时只有23岁的薛宁还是金乡供电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名输送高压电工人的失误,导致正在检修线路的薛宁不幸被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58%,被认定为四级残疾。

温州一家人黄志雄就莫名消失了(又一个了不起的温州老板)(4)

“无奈地退下了工作岗位,但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我决定自己创业,就立马花800元采购一台旧的高频热合机,和家人在一间仅有十几平方的屋子里办起了家庭作坊。”薛宁向笔者介绍,当时国家正普及电话机、PP机,他看准这个时机,专门生产电话本,业务渐渐地越做越大。

后来,注册成立了“温州雪宁印务有限公司”,又投资800多万元购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四色印刷机和印后装订设备,对产品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如今,企业年产值5000多万元,纳税200多万元。

温州一家人黄志雄就莫名消失了(又一个了不起的温州老板)(5)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将心比心,薛宁很理解残疾人的生活痛点和就业难处。在他的企业里,有一个不成文的招工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残疾人。

钱库镇括山青年陈荣进在钱库一家工厂操作压痕机时,不慎右手受伤,三指被切除。留下残疾不说,还丢了饭碗。抱着尝试的想法,他敲开了薛宁的办公室。薛宁当场为陈荣进办理用工手续,并提供高频机操作培训。

随后,小陈不但成为企业生产能手,还与女工友喜结良缘,并在薛宁的帮助下,把老父亲接到厂里当上工人,一家三口还买了新车、新房。

温州一家人黄志雄就莫名消失了(又一个了不起的温州老板)(6)

薛宁在一次参与苍南县残疾人情况调查时得知,龙港镇杨道防、赵晓平夫妇均是重度残疾,工作一直没有着落,生活极其贫困。当天薛宁就亲自找到了他们的家,诚挚邀请他们加入自己的公司。

回到公司后,薛宁马上安排人员将办公楼旁边的一间平房进行改建,加盖一间独立的洗手间,并安装扶手。就这样,杨道防夫妇及他们的女儿一起来到公司,成为公司结对帮扶对象。

薛宁意味深长地说:“我这一生就一个目标,‘坚持为残疾人做两件事:打造一个残疾人工作的平台;建造一个残疾人生活的平台。’路虽然很难走,但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认可、有残疾人朋友们的支持,我有信心一直走下去。”

薛宁总是尽可能多地接纳全国各地想就业的残疾人,也尽量为这些残疾人安排好合适的工作,大专以上学历且肢体残疾的安排做销售、统计、文员,文化低的学习车间岗位技能,双手不灵活但头脑聪明的开电梯,做门卫。

为了能提供更多的岗位给残疾人,他这几年耗资100多万元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既淘汰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又实现了残疾人与高性能机械作业的完美结合。

温州一家人黄志雄就莫名消失了(又一个了不起的温州老板)(7)

“薛总对员工跟家人一样,他吃住都在厂里,跟我们一起吃饭、散步、聊天,没有老板的架子。”闲暇之余,薛宁还会带领员工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唱歌、游戏,甚至与健全人开展竞技比赛。

目前,企业有残疾职工130多名,占公司职工人数比例近70%,是苍南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薛宁表示,接下来,他想打造全国示范性残疾人集中就业多层厂房无障碍设施试点单位,帮助安置更多残疾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