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各种文化之中民间忌讳一类,无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发展影响极大!

民间忌讳应该下属于民俗文化的分支,首先我想要表明一个观点,在现代文化之下,民间忌讳与民俗文化应该与封建迷信做一个区分。

封建迷信是盲目的信奉神鬼之学,遇到任何问题都以神鬼之学去解决,比如生病不吃药去求神拜佛,或者听信一些谣言,以不科学的方法处理病情。

民间忌讳民俗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其中许多习俗与忌讳,虽然与神鬼文化有诸多牵扯,但也包含了古人许多对于宇宙、世界的解读,文化传承和一些科学道理。

民俗文化是华夏文化中,一个光彩夺目的大分支,民间忌讳则依托着民俗文化,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中。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1)

民俗插画

民间忌讳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给予人心理依靠。

而这里也不去探讨灵异到底存不存在,这样的延伸话题。只是单纯的以文化视角,去看待我国民间忌讳,对于我们文化和生活的影响。

民间忌讳心理安抚性

禁忌文化中外有之,在当下民间忌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要追溯最早的禁忌用,其实还是进行一种心理安慰。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对于一些现象是无法理解,也不能去解释的。未知是人类最大的恐惧,而'忌讳'成为了一剂自我心理安慰的"良药"。

最简单的例子,我国自古都有一个说法"晚上走夜路的时候不能回头,因为我们的肩膀上有两团阳火,如果回头就会让肩膀上的阳火熄灭,而遭受到灵异的袭击"。

对于这个说法,我想几乎所有人都能耳熟能详。可以说是许多神鬼故事中的常用桥段,几乎所有人都会出现"走夜路,感觉背后有人跟着"的情况。

这里的"不能回头"就是所要遵守'不能去做的事情',而"魂魄会被勾走"就是触犯忌讳的后果。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2)

走夜路不能回头,是我们最熟知的忌讳之一

其实,这条'忌讳'就是最典型的"心理安慰性"。只要不去回头,人本身就能不断的进行心理建设,从而去克制和避免心理恐惧的放大化。

关于感觉"背后有人"或者"背后有目光"注视这种感觉,即为"里多克综合症"。简单的说,这是人脑对于空间的感知。哪怕人后脑没有眼睛,但在人的大脑中依旧对于身后的物体是有感知的。

不管你身在何地,当你读到这里时,可以尝试着去感知身后,都能出现这种"身后有东西"的感觉。不同点在于,夜晚空旷的街道会放大这种感觉,从而造成恐惧心理的加重。

可你在一个觉得安全的地方,哪怕出现了"里多克综合症",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心理影响,因为安全的环境不会放大这种恐惧情绪。

"里多克综合症"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很多时候不会被诱发,从而被我们忽视了而已。

古人知道"里多克综合症"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现代人类,可到2008年也才真正确定了"里多克综合症"的正确性。古人无法用现有的知识去解释这一现象,所以用了'忌讳'的方法,用'肩膀上有阳火,不能回头'的方式,去抵抗"里多克综合症"所造成的心理恐惧。

也由于"里多克综合症"的普遍性,也让"夜晚走路不能回头"的忌讳一直流传,并为人所熟知。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3)

(也许有人会说,"背后有人"的感觉其实就是身后有鬼神。的确现在有许多神秘现象,科学无法解释。但科学无法解释不代表科学不能去解释,只是科学发展程度不够罢了。)

"夜晚走路不能回头"类似的忌讳还有很多,这些忌讳无一例外都有心理安抚的效果。此类忌讳,也多出现于丧葬、嫁娶、宗教祭祀之中。

民间忌讳行为规范性

毫无疑问我国的民间'忌讳'拥有着心理安抚作用。但对心理进行安抚,不过只是我国民间忌讳的作用之一。

我国的民间忌讳的另一个重要作用,那便是"对日常行为的规范性"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自周朝立"礼法","礼"就成了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子谦弟恭、尊师重道等等,都是礼的体现。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4)

周朝以"礼"定天下

但如果一个家庭长幼无序,一个人欺幼霸老呢?

他的行为达不到律法惩治的标准,那除了有违道德之外,根本不会造成任何惩罚。所以类似的'忌讳'出现了。借用鬼神之名,以忌讳来限制与培养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礼的遵守。

比如在吃饭时,"最年长的人应该做主位,不然家宅不宁"的忌讳。

从一个座位的忌讳中,体现了老人应该受到尊重的道理,通过一个座位就让人自觉的遵守的礼法。而违背忌讳之后,带来的后果是对整个家庭的,所以也没有多少人会去违背。

再比如,"吃饭时不能将筷子直插在碗里,不然会招来鬼神"

简单的看这条忌讳,会让人觉得这不过是与神鬼之学有关的没有意义忌讳。可事实上,我国文化中对于吃饭是有一套准则的。

对于吃饭,在上菜之前筷子应该将筷头朝外,筷尾朝里。即筷尾对准菜食,筷头对准座次以表现对于用餐者的尊重。等进餐完毕后,则又该将筷头朝里,筷尾朝外以表示用餐完毕。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将筷子直插碗中也是一种祭祀方式。在吃饭时将筷子直插碗里,也代表了一种祭祀行为。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5)

筷子插碗里,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接触的禁忌

但这明显不是在祭祀也有违用餐礼仪,所以吃饭时将筷子插进碗里,不仅违背了用餐的礼仪,也是在冒犯先祖。因此用一条忌讳就维护了用餐的礼仪,也保持了对先祖的尊敬。

类似的民间忌讳也有很多,这些忌讳都借助鬼神之说,极大规范了古人的言行规范。

民间忌讳的科学性

心理安抚行为规范都只是我国忌讳的一部分,这部分作用占了我国忌讳的大部分作用,而另外一小部分的作用则在于我国忌讳的科学性

很多'忌讳'依托的都是神鬼之说,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神鬼的地位极高,人们也对神鬼抱有崇敬与恐惧心理。依靠着神鬼之说,能够很好的让人遵守忌讳。

但不全是所有忌讳,依靠的都是神鬼之说。许多忌讳因为其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被人们所遵守。

"食物相克"的忌讳,一直在我国流传,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类的忌讳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不管是谁,都会知道一两件关于"食物相克"的忌讳。比如"葱和蜂蜜不能一起吃","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等等。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6)

现代新修订的"食物相克"表,在古代食物相克的忌讳比这要多得多

不能说这些忌讳都对,每条忌讳中也都有科学道理在其中,但有些食物放在一起吃,的确会造成身体不适。对于我们来说,特别是对于厨师来说,食物相克的忌讳都是要遵守的。

而在学习中医时,最先接触的不是望、闻、问、切,而是《十八反》、《十九畏》

如果是"食物相克"的忌讳并不能体现出科学性,那么中医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忌讳,则毫无疑问拥有科学性。

类似的忌讳还被用于渔猎之中,比如三月至十月之间就有"三月狩猎,鬼神惊"的忌讳。如此并不是说三月进行狩猎真的会惊扰到鬼神。

三月到十月正是动物繁衍之时,不过是借鬼神的说辞对动物进行保护。就像我们只听过"秋猎",可没听过"春猎"一样。

除了这些,一些地区还有禁止同族、同姓结婚的禁忌讳言。如:《白虎通义》、《左传》都记载了类似的忌讳。

对于近亲结婚的弊端,自然不必多说。古人利用忌讳,皆有神鬼之说对直系婚姻进行了干预,虽然不能完全的预防,但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民间忌讳的文化性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各种禁忌与忌讳也层出不穷。有些忌讳被遗忘在历史中,有些虽然传承至今,但已经数去了原本的意义。可也有许多延续到今天,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7)

我们应当对"封建迷信"、"民间禁忌"和"神鬼文化"做一个区分。三者相互都有关联,却又是各自独立的

有些人一听到民间禁忌就觉得是封建遗毒,或者说是神鬼之学下的无稽之谈

诚然,禁忌体系本身有自己的缺陷。因为它不是律法,对人只能起到一种"软约束"的效果。违反律法会受到惩治,可违反了忌讳所得到的,不过是别人的谴责或者心中惶恐而已。

但古人却很少去违反这些禁忌,因为禁忌讳言多与鬼神有关。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鬼神是人们最大的恐惧与敬畏。这是其它习俗文化和科学无法取代的。

鬼神之说为载体,运用着神秘与对未知的恐惧,让古人对生命与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并在其后的时间中,民间禁忌文化一直被延续,最终许多都成为了我们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哪怕这些禁忌到了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一些"忌讳"看起来还非常的可笑与似是而非,有一些则成为了神鬼文学的"代名词"

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到处充斥着"禁忌文化",有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自觉的就会去遵守。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披在禁忌之上的神秘"外衣"被一点点扯下,对于神秘失去了敬畏之意,对于禁忌文化我们自然也就变得不屑一顾。

民间传统禁忌(我国民间禁忌的作用)(8)

我国鬼神文化的代表——钟馗

可事实上,我国的"民间禁忌文化"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众多文化习俗中的基础。

没有"民间禁忌"文化的华夏文化,是不完整的!

总结:"禁忌"或者说"忌讳",诞生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禁忌文化也由来已久,早的可以说出现在人类开始思考的那一刻。它是早期人类由心而发的自我约束行为,是面对未知与恐惧时最好良药。

禁忌的作用,主要在于心理安抚以及对行为的"软规范",其中夹杂着少量的科学性。随着时间的改变,一些禁忌在现代人看来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可笑的。

而有些禁忌已经变成了习俗与传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则完全融入了神鬼之学,成为了灵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更多民间禁忌与忌讳,被遗忘在历史中。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禁忌"已经很难在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粗浅的说是科学发展下,对于民间禁忌的冲击。可深层次的看,却是现代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消磨。

科学,给了我们一颗无畏的心。我们不在惧怕雷电,也不在畏惧神鬼。我们用科学的武器撕扯下神秘的外衣,这本没有什么错。

因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影响!

但我觉得无论科学怎么发展,社会怎么改变,都应该有一颗敬畏的心。敬畏的不是依托神鬼的禁忌讳言,而是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尊重。

关于我国的民间禁忌,可以不信,可以不去遵守,甚至可是说它们是封建遗毒,但在这其中还请保留一丝敬畏之心。

因为它是华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颗珍珠,敬畏它,因为它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传统!

参考资料:

《民间禁忌的科学性》

《民间禁忌与文化传承》

,